[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首页>>热门推荐 > 正文

以城市基层党建 引领社会治理创新

2017年09月15日 09:05:29来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作者:杜大强 陈红艳编辑:安佳璐

本期访谈图片_副本.jpg

  Q《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  杜大强  陈红艳

  A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市社会办主任  宋贵伦

  Q 今年是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办成立十周年。十年来,北京是如何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从而实现社会领域党的建设与社会治理“两个覆盖”的?

  A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办成立整十年了。回顾过去,十年磨一“建”,辛苦并快乐着。十年来,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全市中心工作,市委市政府把社会建设当作大事抓,把城市基层党建当作基础工程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以社会领域党建为龙头的社会建设放在“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谋划,放在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中谋划,制定和实施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规划》,取得了明显成效。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工作重要讲话中,对北京市“大力加强社会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Q 北京社会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表现在哪些方面?

  A可以简单概括为:当作大事抓、坚持“两手抓”,体系建设的“四梁八柱”已经形成,基层基础建设进入了“90后”。具体说:

  一是坚持当作大事抓。党的十七大后,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社会建设工作机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第一副组长。十年来,市委市政府几乎每年召开重要会议,每年出台重要文件,每年推出重要举措,大力度、高起点地推动社会建设、改革、治理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没有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没有党委政府的重视,社会建设是不可能大力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的。

  二是坚持抓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四梁八柱”已经形成。第一,创新体制机制,初步形成了三层体制构架,即:上有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抓统筹,中有市区社会工委、社会办牵头抓协调,下有纵向到社区、横向到两新组织的工作网络抓落实。第二,抓工作体系创新,明确了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社会动员、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领域党建“六大体系建设”目标任务。第三,创新政策体系,形成了1+4+X政策文件体系。第四,创新方式方法,在城市推广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在农村推广村庄社会服务管理社区化。第五,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在社区,构建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区自治“三位一体”格局;在社会组织,构建“1+2+3”工作机制: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自我服务管理工作体系,完善政府依法监管和购买服务两项职能,健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委员会、社会组织党组织、社会组织工作例会三项制度;在非公经济组织服务管理中,在商务楼宇实现党建工作站、社会工作站和工、青、妇工作站全覆盖。上述这些,从根本上说就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治国理政理念,落实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实践证明,这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要求的,是科学有效的。

  三是坚持抓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大部分工作完成90%以上,进入“90后时代”。比如,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北京社区工作基本实现了规范化,全市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达到350平方米标准的由15%上升到95%;全市社区工作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由26%上升到近90%、平均年龄39岁;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联系管理社会组织覆盖率由不到10%提高到90%以上;实名注册志愿者378万人,为全国最高比例;商务楼宇五站建设实现了全覆盖;网格化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已经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总之,按照2009年确定的基本工作思路,坚持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连着一年干,全市社会建设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全市社会建设工作基础不断夯实,全市社会建设工作成效不断增强。这个基本工作思路就是:抓住党建这个龙头,夯实社区和社会组织建设两个基础,建设好社工与志工两支队伍,依靠街道(乡镇)和“枢纽型”社会组织两个骨干,善用网格化与购买服务两个载体,推动政府、市场、社会三维互动,实现党的建设和社会服务管理全面覆盖。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相关稿件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