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新新俱乐部 > 公益 正文

[公益]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企业家的环保学校

阿拉善就像一所学校,每位企业家都在这里学习到了如何真正介入公益事业,而在此过程中,每个人也都得到了成长

2011年09月05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实践课:探索授人以渔的公益路径

  外界的质疑也并非毫无道理。在SEE的初创期,的确曾经历过一个空前茫然的阶段。

  阿拉善盟,全国沙尘暴四大发源地之一,也是传说中京津地区沙尘暴的源头。遮天蔽日的黄沙、寸草不生的大漠、啃食草根的羊群、一片荒凉的西北大漠图景,而受风沙影响,许多地方的人畜已失去生存条件——这就是阿拉善6年前的真实面貌。

  多年来,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草场大量超载,以及人为的过度利用,造成天然梭梭林严重退化,大量土地出现新的沙化。牧民被迫迁往他乡,沦落为生态难民。举个简单的例子,阿拉善原有的一个800公里长、30公里宽的梭梭林,曾经茂密如森林,保护了贺兰山,也防止了沙尘暴。但自解放以来,乱砍滥伐现象日益严重,又经历了多年以粮为纲的垦荒过程,现在已经大大缩水,仅剩面积不到原来的20%,而且断断续续连不成带了。聂晓华回忆说。

  面对这样一种极端恶劣的生态环境,究竟该怎么治沙,成为当时SEE的企业家们最大的困惑。同时,如果砍伐梭梭林是老百姓维持生存的基本需求,那么,能靠简单地给老百姓送一点钱来彻底解决问题吗?肯定不行。

  于是,有些企业家建议种树治沙,而来自中科院的专家则提醒,种树将破坏植被和水资源,是破坏环境;有人希望通过移民让当地牧民离开草原就业,但牧民反对这个计划;有的理事提出企业化操作,但其他理事则拒绝商业化……大家一时间都傻了眼。

  其后,历经两年时间,通过组织9次专家团队实地考察,SEE的企业家们终于初步认定,导致当地沙尘和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成因和人为成因两方面。基于此,SEE将项目目标确定于引导当地人权利和责任关系的变化,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达到平衡的状态,实现一种内生式发展

  这种由SEE自创的内生式社区发展模式,以农牧民为主体,自下而上,融农牧民、项目管理委员会、SEE、政府和专家为一体,对提高社会公共事务能力和调动基层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即使在协会项目结束后,当地人在有效的公共管理机制的作用下,仍然能够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几年后,阿拉善协会会员、东亚包装公司董事长杨利川,曾专程去旁听了一个村民项目管理委员会的会议:八九个民选的委员,在认真地讨论修水渠、养羊品种改良等项目。在共同的约定下,他们减少并限制了羊只的数量,不再去砍伐梭梭林,甚至不去捡拾枯木;而且,他们还一次性清理了多年积累的公共垃圾,建起沼气池、太阳灶、节水灌渠、风力发电机,甚至组织了内部的信用合作。这些普通农民的智慧令杨利川相当震惊。

  我们的NGO团队在阿拉善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授人以渔的公益路径,而这种路径也得到了SEE的企业家们的一致认可。我们认为,这才是公益真正的含义,即通过积极的实际行动,配合科学的致富理念,逐渐改变人们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最后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目的。聂晓华自豪地说。

  在阿拉善,还很多农牧民因为生态环境恶化被迫搬过三次家,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粗放型农牧业方式,势必会造成重复破坏、不断搬迁的恶性循环,而且,被破坏掉的区域大多是难以恢复的。因此,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对现有土地和水资源的压力,把稳定的生活与可持续发展融合为一,也是SEE的重要目标。

  在这一领域,SEE主要通过生态农业、资源节约、现代生产技术等项目载体的介入,适当地调整适合于当地生态规律的生产方式,使居民在现有的生存区域里建立起合理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SEE的工作实效也深深感染了阿拉善当地政府。“2008年我们在一个村做膜下滴灌的时候,近30万元的硬件资金投入全是政府掏的,我们只出了3万培训费。那一年,我们总共做了267亩,而当地政府在发现该项目可以达到节水50%的效果时,便迅速确立了在2010年将该项目推广到3万亩的目标,尽管最后由于技术原因而未达到,但6000亩的最终面积也已是一份十分令人欣慰的成绩单了。

  毕业考:企业家们的个人答卷

  作为SEE元老级人物,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专家委员会主席杨鹏已经很少穿羊绒衫,你知道一件羊绒衫的羊绒,需要多少只羊吗?10只!而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1只羊要吃掉100亩的草场。

  远大集团董事长张跃也不再开私人飞机,我偶然看到一组数据:一棵树平均一年吸收18.3公斤二氧化碳,我的飞机从长沙到北京往返3000公里排出的二氧化碳,相当于8棵大树生长60年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从那天开始,我乘坐私人飞机商务出行,就成了历史。

  SEE现任会长、台湾企业家韩家寰则说,原来满脑子都是鸡,现在要腾一半想沙漠。

  而且,SEE里几乎每一个企业家都知道,只要一天时间,沙尘就能从阿拉善吹到北京。

  ……

  6年来,在SEE这个企业家公益环保学校里,每位企业家都在努力学习着如何实际参与到环保事业中,从简单地签一张支票,到身体力行去考察、制订方案、解决问题、反思成果……这个过程正如SEE第二任会长王石所言:“SEE的历史,正是我们这些企业家认真学习实践环保公益事业的历史。SEE像一个公益孵化器,我们这些参与者的公益精神和公益能力在几年中都有了提高。

  2008年,SEE还组织了19名企业家会员赴美考察公益基金会。这也许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企业家组团到美国取公益经

  在美国惠利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家族基金会、福特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TNC)15个民间公益机构,中国的企业家们受到了超乎想像的热情招待。而此次远行对大家内心的震动,与月亮湖边的那个夜晚几乎等量齐观。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是除了美国联邦政府之外的第二大地主,参与管护着总面积达600万公顷的1600多个自然保护区!杨鹏说。在感叹之余,大家也发现,虽然污染不可避免,但是我们的环保空间更加巨大。

  今天,如果你能亲眼看到那些平时日理万机的企业家们在年度理事大会上,一本正经地计算自己为协会工作的天数,如果你能亲眼看到许多企业家真的在为协会亲历亲为做项目,也许你就不会再怀疑,SEE是否仅是这些企业家们自娱自乐的新游戏,也不会再怀疑,SEE究竟能为公益环保事业做出几分实际贡献了。

来源: 中国慈善家杂志 作者: 谢再红 编辑: 郭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