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新新俱乐部 > 旅游 正文

[旅游]

小河油库 最后一站

2011年08月19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杭州石油公司小河油库建筑群建于上世纪60至80年代,包括三幢仓储房、一个露天钢混构筑物和三个油罐。是杭州最早的一座综合性油库,供应油种繁多,包括柴油、煤油、润滑油等,年吞吐量最多达到56万吨。之后随着望江门、康桥、临平、萧山陆续建起油库,小河油库的繁重任务被分流。随着小河直街的综合改造,杭州石油公司小河油库计划结合小河公园建设,保留原来厂房建筑作为附属用房,利用架空的构筑物和部分油罐作为公园的景观雕塑。

现任小河油库的主任老戴今年58岁,瘦高个,体格健朗,皮肤黝黑。1980年的某一天,27岁的他从住了9年的杭州石油公司宿舍里大包小包搬了出去。

第二天,他踩着一辆簇新的28寸永久自行车高高兴兴来油库上班。这是他用154块钱和好不容易搞到的自行车票在解百买的。比起从前家和单位连在一起的生活,复杂了那么一点点。

同年,金属油罐全面取代土油罐,这标志着一次技术上的革新。在此之前,由于钢材紧缺,土油罐都是由混凝土浇起来,里面是环氧树脂,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土油罐的时代结束了,老戴加快里最艰苦的日子也结束了。1971年,他进入小河油库,先后在搬运、消防、工会、车队等部门待过。那时候,杭州中北桥往北都是郊区,小河油库周围都是农村。与其结伴的只有当时的杭州航运公司。

虽然举目荒野,油库的建设倒是很闹猛。当时还没实现自动化,大多靠人力,80人上下,都是壮劳力。卸货、送货、来回地搬运全靠双手和肩膀,工人们常常都光着膀子,喊着劳动号子,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搬600桶油。如今已经很难还原当时的场景,老戴的民逐渐模糊了,但他说那是最红火的青春:“现在的年轻人一定体会邓小平到时当时的苦,尽管苦,大家却还是很有热情,任劳任怨。”

油库是安全重地,禁烟禁火,一个闪失很可能酿成大错。如今进入仓库重地还必须先把手机关掉,佩掉出入证件。老戴和同事每晚被轮流安排值班,延续至今。即将退休的他一周里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夜间值班。这让老戴想起最初的生活,特别是那些夏日的夜晚,燥热不散,油库里很安静,自己一遍一遍地巡逻,警惕任何小事的发生。

上世纪70年代末,柴油、汽油这些重要物资都是只供应给大型国营企业,比如杭州电厂、杭州铁路分局材料厂、杭州公交客车厂、杭州钢铁厂。1980年8月,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允许个体劳动者从事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不剥削他人的个体劳动”,私营企业,也就是俗称的个体户开始出现了。从那一年开始,递交一份申请表格,附带的资料包括一份待业证明以及三张黑白大头照,就可以得到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1983年,鲁冠球用自家自留地里价值2万多元的苗木作抵押,承包了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1984年,第一家个体饭店“天天乐餐馆”在中山北路杭州现代工艺刻印有限公司附近开。老板叫周海龙,曾是庆春路北京菜馆的小学徒。餐馆30多平方米,很规整地摆放了七八张桌子,木门匾上刻着五个大字。黑鱼浓汤、生爆鳝背、清炒虾仁,卖得都是正宗的杭帮菜。

于是,小河油库也开始实施双轨制,分计划内的油品供应和计划外的。“价格不一样,但制定都经过严格的商议讨论和上级的指派批准”。

现在,小河油库面临搬迁,老戴也打算退休了。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40年,几乎把一生献给了小河油库。2008年4月,《京杭大运河杭州主城核心段旅游实施规划》中提出这一个新颖的创意:废油罐按照大小,内部改造后,分别打造成立体酒吧、演艺吧和外立面笼罩着一层水帘的水立柱。计划尚未实施,小河油库正在坚守最后一班岗。

至于油库未来的改造规划,老戴笑笑说,只要符合它的气质,没什么不可以。只希望年轻人能了解它曾经为这个城市做过的贡献,那样就好了。

来源: 都市周刊 作者: 文/郎雁平 图/王飞 编辑: 章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