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到台湾,美食,自然是最重要的“既定任务”。可惜直到要踏上归来的飞机,嘴里还啃着“苹果香蕉”(外皮红色,个大),心里仍懊悔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焉。
台湾人似乎特别乐于享受美食,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类小吃店,连我们这几个“吃货”也顿生“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还好,在来之前,长期看《康熙来了》的我们深知:夜市,是台湾小吃的大本营,其中藏龙卧虎,有些甚至是大陆香港明星来台的必去之地。
是有目标了,可是台湾处处是夜市,光是台北就有十几个。我们好奇地问了台湾的年轻人,原来,与好友逛夜市、尝美食、淘美货,这是台湾年轻人最普遍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一。
时间紧迫,我们只去了台北的士林夜市,公馆夜市和师大只是匆匆一瞥,趁着游日月潭又去了台中著名的逢甲夜市。
形相似,却又各有各的味道和风情,想不到最令我们惊艳的是在大陆名气并不大的逢甲夜市。相比士林夜市,逢甲夜市显得更加从容,小吃种类也更丰富,不少美食在我们所做的攻略之外,给我们意外惊喜。
后来,台湾的同学告诉我们,逢甲夜市在台湾当地人中很受欢迎,价廉物美,而且,这里是很多创意美食的诞生地,在这里试水后,若受欢迎,便会很快蔓延至台湾各处,所以来逢甲,往往能吃到其他夜市吃不到的美食。
在这里,在凉爽的暮色下,在霓虹闪烁中,你完全可以毫不淑女地大快朵颐,因为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没有人会认出毫无形象的你,边享美食,边享自由。
从台湾的夜市中,也可以看到台湾媒体无处不在的影子,好多摊位上都挂着“感谢某台某节目的推荐”或是“某台某节目重力推荐”等等,一联想到台湾众多的美食节目,这也并不奇怪。
还有给大家两个小小的建议,一是最好能三五好友一起逛,每样小吃略尝一点,这样才能打持久战,欣赏更多的美食;二是台湾街头少有垃圾箱,夜市虽说有固定场所有,但仍是少,所以最好能在摊子边吃完,摊主会一起收起来,不然,可能就要捧着吃剩的盒子棍子走老远了。
众多美食摊显得略有拥挤的士林夜市。
鸡排:
台湾,至少是在台北,鸡排店泛滥得随处可见。仅这几天的体会,台湾人似乎很偏爱大块的肉炸成排这种料理形式,他们的便当里,也总是有厚实的大块的肉排或鱼排。我们一直很疑惑,台北mm怎么还会个个苗条纤瘦?
士林夜市,有很著名的豪大大鸡排,而且不止一个摊位,相同的是每个摊前都排了长长的队。探头一看,这鸡排还真是实在,55台币一块,足有两个手掌那么大,且不薄。
惦记着减肥,本不想吃,可是看众人捧着鸡排满足的表情,狠狠心也买了一块。
油炸的外皮不是很厚,脆,香,没有想象中的油腻感。里面的鸡肉确实让人有点小惊艳,鲜嫩,汁水丰富,肉不塞牙缝,趁热吃的时候尤其可口。
对于女孩子来说,这样一块鸡排下肚,基本就饱了。
不过后来也有台湾的同学说,这豪大大虽然好吃,但因为宣传做得多很出名,外来游客多是慕名而来,他们台湾当地人却更喜欢一家名家继光鸡排店(让我想起了戚继光,汗)。这也是家连锁店,在忠孝东路上便有一家。
那家的店员很可爱,会拿着鸡排想你招手。这里的人,工作起来都是热情澎湃的,至少表面上,你能感觉到她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台湾的鸡排店基本都是整块卖的,不切,价格也都相近。
鸡排大个,前面挂着“某新闻推荐”。
大肠包小肠
这又是台湾最著名的小吃之一,可惜这名字太有迷惑力了,我一直以为是某种动物内脏,不敢尝试,后来在台湾同学的“科普”下,才知是一种类似“饭团”的小吃。
煮熟的米饭包着一根香肠,再加些小菜做调料,但让我郁闷的是,居然小菜中有姜丝,不喜欢的人买之前可能就要跟摊主说一下。
大肠包小肠味道倒是还好,但其中的香肠很值得一提(卖大肠包小肠的摊子一般都可以单独卖香肠),有意思的是,卖香肠的摊子都喜欢标榜“老店”,而且喜欢挂明星的照片或文章——证明自己的摊子是某明星光顾之地。
这里的香肠多有原味、蒜味、黑椒等几种口味,趁微热时吃,肉很有嚼劲,香气四溢,一点都没有肉的腥气。
又是鸡排又是香肠,爱吃肉的朋友可以尽情享受了。
大肠包小肠也可以有多种口味,不过如果是抱着尽量吃美食的心态逛夜市,最好不要吃一个,真的很饱食。
蚵仔煎
一部《转角遇到爱》成就了蚵仔煎的名声,它甚至已经成为台湾美食的代言人。虽然曾有福建的同学跟我“义正词严”过:这是我们福建的小吃,是去台湾的闽人带过去的。
这个说法我也没去考证,不过也由此可以看出大众传媒的威力。
通行的伙伴心心念念着要吃蚵仔煎,我因为以前在厦门吃过,所以并未很在意。蚵仔煎也是到处都有,一般跟花枝面线等海鲜美食一起卖。
在朋友买的一份上扒拉了点,跟厦门的无太大区别,鸡蛋面粉裹着颗颗海蛎肉,面上铺着大片红色的酸甜酱,点缀香菜,味较淡,鸡蛋很嫩,海蛎吃上去像是半熟。
意料之中的味道,不过对于未吃过蚵仔煎的朋友,还是推荐尝试一下,毕竟这种做法大陆并不常见,差不多50台币一份。
台湾夜市的蚵仔煎店多得很,不用特意寻找。
卖蚵仔煎的店里一般也会有各种海鲜面线卖,吃起来有些糊糊的。
臭豆腐
台湾的臭豆腐与大陆的臭豆腐不太相似,如果热爱的朋友,可以试一下这里的口味。
做法估计是没有太大差别,但是这里的臭豆腐是一颗颗小如丁的样子,加大量的泡菜,吃起来口味是酸甜的,臭味不重,不过吃起来好像也就不那么香了。
说到臭豆腐,原来在大陆时,就感觉多是女生热爱,男生不喜,到了台湾后,发现这里臭豆腐的拥趸也多是女孩子。哈哈,莫非食物还有男女生喜爱之别?
鲜榨果汁
台湾差不多可以算作热带,这里的水果让我们大开眼界,有些水果即使是我们常见的,但这里的特点就是“大”、“甜”。体积如冬瓜的西瓜、大如小西瓜的芒果、粗壮的“苹果香蕉”,还有我们不常见的芭拉、莲雾、百香果。
特别推荐莲雾,不仅样子可爱,而且甜汁水多;爱吃芒果的童鞋有福了,这里的芒果特别香甜,而且不刺激喉咙,吃多了也不会有不适的感觉;芭拉吃起来有点像有些涩的苹果,虽然营养价值高,但可能不太符合我们的口味,不过芭拉汁非常好喝,清淡微甜;百香果很酸,这里的同学介绍说可以与蜂蜜泡水喝,直接吃的话,可能就要把牙酸倒了。
这么多水果,夜市里自然也是多家鲜榨果汁摊,品种繁多,各种搭配,价廉物美。另外,这里也很流行把水果切成一小块一小块装在透明袋子里卖,三袋100台币那种。
漂亮大个的水果,凤梨和黄色香蕉中间的就是苹果香蕉,火龙果左边的就是百香果。
黄巾贼
这是在逢甲夜市吃到的美食,在台北未见到过,算是一种创意美食吧,排队购买的人极多。
朋友在排了近半个小时的队后终于买到了,一尝,果然物超所值。
乌贼切成一个个圆圈圈,里面塞了满满的料,可惜当时我们只顾着抢美食,没有细细研究,现在回忆起来,有米、芋圆、藕圆,外面是厚厚的酱汁,既有海鲜的香味,又因为芋圆、藕圆的加入显得不腥气,口感咸鲜中带一些酸甜。不过,这又是很厚实的小吃哦,我们三个女孩子分吃一个,还觉得很饱。
非常令人惊艳的“黄巾贼”,而且量很大。
逢甲夜市中好吃的可丽饼,可做成多种口味,而且每天都有特惠价的,很划算。
鸡脚冻
这也是逢甲夜市的特产。这名字让人在大热天觉得凉爽,实物看上去也是晶莹剔透。不过用我一朋友的话说就是:不就是我们这的卤鸡爪去掉了骨头么?
台湾人确实很喜欢卤味,各种食材都可以卤,大街小巷那种透明车子里卖卤味的不少见。试吃了一下,鸡脚冻很Q,软硬度适中,很入味,不过略微有些咸。我们还尝了辣味的,却尝不出多少辣的感觉。大部分台湾人并不太能吃辣,标榜辣的小吃也只有一丝丝辣味,与我同行的有一个是武汉姑娘,就常常抱怨:回去第一件事就是去吃麻辣火锅。
不过据说最好吃的鸡脚冻并不在逢甲夜市里,在靠近它的一家店里,我们因为时间紧,就没有去,到那一问人,都知道的。
芋圆白雪冰
爱玉、仙草、粉圆、芋圆、地瓜圆……这些可爱的字眼一看上去,就让我们这几个女生控制不住掏钱包的手。
这样的甜品店也有很多,味道差不多,不过在各种“圆”的Q度上有所差异,就看你是喜欢很绵软的还是更有嚼劲的。
阿雅那首《挫冰进行曲》让挫冰也成为了台湾美食的代表,冰有两种,一种就是传统的挫冰,大块的冰块用机器打碎,颗粒较大;另一种就是白雪冰,其实就是我们这里的“绵绵冰”,口感接近冰激凌,非常绵密,不会太冰。
就像那首歌里唱的,红豆、大红豆、芋头,你要加什么料随你喜欢。我们最喜欢的还是各种“圆”,带有一点原料的香气,但更多的是其绵软的口感让我们喜爱。
嚼着芋圆,舀一勺白雪冰,真是大夏天最赞的降温良方,心情仿佛也一下子开朗起来。怪不得,每家冰店都坐满了人,有一天晚上我们去找冰店时,还有一家生意好得连芋圆、地瓜圆都卖光了呢。
说到这里还必须得提一下芋头这样东西,台湾人很喜欢芋头这样食物,也喜欢由它为原料做成的各种小吃。台湾的同学告诉我们,台湾人就是觉得芋头是好东西,好吃又营养。在吃冰品时,我也特意加了芋头,吃起来口感与我们平时当菜吃的确实有所区别,很甜,很粉,有些硬。
这家是很有名的粉圆店,位于宜兰的传统艺术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不是单独一座,而是一片区域,有街,有店、有美食、也有博物馆、还有布袋戏、歌仔戏等艺术表演。
台湾同学告诉我们,只要他们来这,就一定会吃这家店的粉圆。粉圆就是像珍珠奶茶里的“珍珠”,但我们吃着感觉比大陆吃的“珍珠”更有嚼劲,不会硬,也不会干,也不会粉,而是非常Q。
我们点的是综合豆花和综合布丁,布丁或豆花在最底下,上面是绵密的白雪冰,芋头、红豆、绿豆、杏仁、芒果等满满的料,再浇上店里特制的温热的粉圆,顿时可以看到白雪冰一点点地融化,舀一勺送进嘴里,非常享受。
卖相超赞、味道也超赞的粉圆,黄的是地瓜圆、粉的是芋圆,黑的是仙草,上面的就是粉圆。
红豆饼听上去很普通,大陆很多地方都有,我为什么要提它呢?
因为这样小吃,至少这家店的红豆饼非常诚意。
这家店在忠孝东路的一条岔路上,提到忠孝东路,大家都会想到主道上的高楼商厦,其实,在主道两边,有众多的小岔路。每一条岔路进去,都别有洞天,有不少新奇小玩意的店,更是藏了不易发现的美食,这家红豆饼就是其中一个。
薄薄的饼皮,中间是满满溢出来的红豆粒,红豆煮得非常绵软,一口咬下去,就像奶黄包里的奶黄一般流溢出来,满是红豆的香甜。它不像是用大量的糖做出来的甜味,红豆本身的味道很浓。这样一个,只要人民币2元左右,真是太诚意的红豆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