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根标杆,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在广西钦州北部湾开放开发的热土上,在钦州改革发展的时代大潮中,先后涌现出一批批先进的党组织,一个个优秀的党员干部,他们不怕吃苦、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胸怀大局、苦干实干、敢做善成、甘于奉献,成为推进钦州骤变的中流砥柱,在全市上下形成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社区,一片和谐的良好工作局面。
创先争优竞风流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时代要求,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基本规律的积极探索。党的十七大以来,钦州市以改革和创新精神,努力推进党的建设,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和战斗堡垒,为实现钦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证。
2008年,为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效组织市、县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参加了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确立了“越是后发展,越要聚人才;越是后发展,越要强党建”等八个方面新理念,理清了推动钦州科学发展的思路。在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破解一批制约我市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投入超过10亿元资金为农村群众办实事好事,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2010年,通过开展“多读书、作表率”活动,以“服务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争当推进科学发展排头兵”为主题,深入开展“亮旗承诺、践诺争优”、“北部湾开发当先锋”、“落实科学发展观千名干部下访回头看”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参与创先争优活动,全市共有3800多个党组织、10万多名党员在一定范围进行公开承诺、践诺、评诺。还精心组织开展党员志愿者创先争优服务活动,围绕基层工作“最前沿”组建服务队伍,解决“最迫切”问题做出服务承诺,围绕群众“最需要”开展服务活动,推动全市党员干部在基层工作一线创先争优,为人民服务。
钦州市不仅机关事业单位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微笑钦州、满意钦州”活动,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推动党员干部争创群众满意窗口、群众满意行业、群众满意岗位和群众满意党员,优化钦州城市形象。
在争先创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市干部人事改革制度也取得重大突破,探索了干部初始提名制度,选拔空缺的各县(区)长时,实行“两轮推荐”,并探索署名提名方法,扩大初始提名主体范围。2011年提出了“10个100%”,全面推行“一提名、两推荐、五差额、一票决”办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同时,人才强市战略也风生水起,建立1个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3个市级人才小高地;启动筹建北部湾大学,建立钦州市职业教育中心,打造北部湾职业教育强市;率先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钦州人才市场……
学以致用正当时
“非学无以立党兴党,不学无法创业创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时代的召唤,更是新时期党员干部增强执政为民能力的共同时代课题。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晓钦5月10日在北京参加“百位市县委书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网上谈”活动,接受中国文明网等多家媒体采访时说,钦州作为欠发达、后发展,而又面临大开放、大开发机遇的城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深感必要,恰逢其时。
张晓钦在北京就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情况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还指出,钦州市主要通过向政策理论学习、向实践标杆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等“五学”加强学习。我市正是以“五学”,极大地促进了全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科学化水平,助推钦州跑出了“钦州速度”,创造了“北部湾奇迹”。
2010年,我市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理论武装工作不断深化。专程制定了我市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把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深化理论武装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放在首位。重点抓好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很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如市委中心组集中学习14次,参学率达95%以上,邀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北京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华社等专家教授做专题报告。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 “学习型村镇”、 “学习型社区”、 “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学校”活动,以点带面,推动我市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的全面开展。建立“按单点菜”、 “多人讲”的宣讲服务方式,发挥理论学习服务作用,提供各层次群众理论学习的服务。
为了引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我市精心打造高端学习品牌——“北部湾发展讲坛”。接连邀请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兼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战略学博士生导师金一南将军、国家行政学院、我国著名公共行政学专家竹立家教授、中国工程院李京文院士等人做专场报告,精彩绝伦的讲座,为党员干部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有效的学习平台,独到新颖的观点,深受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喜爱,已成为全市党员干部身边的“百家讲坛”,已成为引领和推进我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助推器。
基层党建聚人心
自市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钦州市基层党组织发展取得长足发展,不断壮大,重压之下,近5年来仍发展党员近两万名,基层党建工作在一次次不断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最终打开了工作新局面,在党建过程中砥柱中流。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开展农村党员承诺制、党组织服务年、"结对共建、先锋同行"等活动,每年都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大集训,优化基层组织设置,抓好村级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推行"四议两公开"、"农事村办"、"一办三中心"等工作制度。抓好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作,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开展“城乡共建千联千百联百”活动,整合资源,重心下移、政策倾斜,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抓好市、县两级1000多名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员联系1000多户农户,100多个机关单位党组织结对联系100多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党组织。
——机关党建、党群共建方面。市直、县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先后设置了"党员先锋岗"和"党员先锋窗口"3000多个。在开展"结对共建、先锋同行"活动中,目前全市有611个机关党组织与973个基层党组织建立了结对共建关系,参与的基层党员3万多人。
——社区党建方面。以"八联八建"为载体,搭建共驻共建平台,努力实现社区党建"三有一化"。仅是2010年一年,共选聘了16名大学生到街道社区任党建工作组织员,进一步增强社区党建工作力量。工作中涌现出了钦南区文峰街道文昌社区党总支、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水井坑社区党支部等基层党组织先进典型。
——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方面。组织开展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百日攻坚行动,"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实现"4个100%":即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100%建立党组织,符合组建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100%建立党组织,已建立党组织的符合条件的"两新"组织100%建立了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未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100%选派有党建指导员。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在市第四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站在这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回首过往,展望明天,我们更当奋进,抒写党建工作的新篇章,铸造北部湾开放开发中最坚实的精神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