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问道十二五BMW中经智库全国行”登陆温州,活动以“跨越温州民企成功之道”为主题,探讨“十二五”背景下温州民营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中国经营报社副总编辑张曙光(微博)和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杰、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两位BMW中经智库专家,以及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温州市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央视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叶檀和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邵宾等知名学界、企业界代表共同出席了此次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BMW中经智库成员
裴长洪:破除民资进入金融业的隐性壁垒
目前对于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说法很多,但究竟困难到什么程度,当前的统计结果并不一样。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各部门所采取的统计口径不同。
这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一些统计结果显示企业的利税数据仍然在增加,而另一些统计结果则显示中小企业已经陷入危险境地。这种不一致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决策部门的政策调整思路。
但是我们仍需正视一个事实:小企业融资难的话题不仅是历史性的话题,而且是世界性的话题,全世界小企业都很困难。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缺口在继续扩大,其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方面是生产要素价格全面上涨。特别是进口的原材料、人工成本的上涨。据统计,企业最低工资平均上调了26%,工人工资普遍上涨了15%~20%;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新增信贷额减少了486亿元,但是企业的户数增加了两万户,“僧多粥少”的局面继续延续;最后,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减少,利息上升。
民间借贷在这种情况下,逐渐成为企业的另一个选择。
截止到今年6月底,全国的小额贷款公司已经达到3366家,贷款余额是2875亿元。今年上半年累计增加了将近900亿元。在民营经济占主体的温州,这个现象尤其明显。据温州市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生产型小企业民间融资占流动资金来源的45.5% 。这比金融危机最严重时还要高出5%。
今年一季度温州民间借贷交易量是上年平均的1.4倍,6月份综合利率水平为24.4%。这相当于银行基本利率的4倍。折合月息超过两分,比上年同期上升3.4个百分点。而6月到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是6.56%。这意味着,即使利率上升30%,企业将银行信贷资金投入民间借贷市场仍有很大获利空间。一部分有办法从银行拿到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资金的企业更愿意在借贷市场投资。所以我们看到今年在温州,民间借贷成为一项热门“生意”。
高利润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近段时间一些企业的倒闭、资金链断裂等新闻不断,这已经引起了银监会的重视。7月份CPI指数上升到6%以上,这个数字出来以后央行并没有释放出继续采取加息或者提高银行准备金率的信号,这可以理解为央行在一定程度上仍在坚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释放流动性,以缓解目前企业遇到的融资困境。
但我认为,无论是效果有限的流动性释放,还是风险高悬的民间借贷,都只能部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其根本解决仍需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目前也正是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时机。首先,目前商业银行体系正在积极进行金融服务的创新和改革。例如建设“金融超市”、推广包括林权抵押、商铺联保等新的融资方式。这为急需资金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然而,只靠商业银行间接融资是不可能全部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加强直接融资渠道的创新是金融改革的另一要点。
而在温州,最重要的还是解决民间资本的合法化应用问题。我认为关键在于继续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民间引导投资的“新36条”,特别是要削除阻碍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隐性障碍和壁垒。
我们要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特别是要正确对待民间资本。一方面要看到有风险,另一方面要看到中国的金融创新、金融发展仍然滞后,仍然满足不了大部分中小企业的需要。所以,我个人主张在金融领域要继续搞活,要继续推进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从这个现实情况来看,首先要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
具体将包括:合理规定民间投资金融业的条件和资质,要把民间投资金融业的条件清晰化,加快审批效率;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促进民间的金融机构规范经营,建立长远的预期;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向独立经营方向发展,通过试点逐步改变商业银行直接入股的办法,使一部分小贷公司成为独立的村镇银行;鼓励投资民间典当行业。
目前国家关于村镇银行的设想是全部由商业银行控制,直接入股,介入经营,这样就使得一部分小贷公司即便有条件也不愿意变成村镇银行。尽管未来是否放开一部分村镇银行由民间投资者直接来经营,这需要论证和逐步的试点,但这些都是鼓励民间投资金融业的方向。
周德文:中小企业“很差钱”
我认为今年中小企业生存的压力比在金融危机的时候还要严峻得多。我不赞成“倒闭潮”的说法,但是不否认中小企业生存的艰难状况超过了改革开放以来任何一个年头。温州的中小企业到现在为止已经有20%陷入停工或者半停工状态。
融资难确实成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可能成为压垮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 |
目前融资难到什么程度?按全国工商联的统计,规模以下的小企业90%不可能从银行取得任何借款。微小企业95%没有从银行得到任何贷款,这是一个常态。有的企业只好转向民间借贷。现在温州民间借贷的利率没有低于基准利率4倍以内的,长期民间借贷利率一般在月息3分、4分。一月内的短期民间借贷利率甚至达到8分、1毛,个案甚至都有1毛5。这么高的利息是任何一个制造业都没办法承受的,甚至被称为暴利行业的房地产也无法承受这么高的利率。
但是现在仍有一些观点认为中小企业资金不缺,其理由是商业银行发放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占比上升将很快。这是混淆了规模以上中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概念,得出的只是数字游戏。
在融资难的同时,外向型经济占70%的温州更面临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高涨的压力。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升值过快,导致温州的许多企业有订单不敢接。现在制造业的成本根本没办法预测。我认为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级政府都没有必要去否定它,去纠缠是否出现“倒闭潮”,而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帮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陷入危机的不仅有该淘汰的高污染、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包括高科技企业,我认为各级政府应该有强烈的危机感,要正视这个问题。
温州民间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民间借贷发挥过积极作用,市场对民间借贷有强烈的市场需求。我呼吁尽快使民间借贷合法化,进行合理的疏导,允许这些民间资本筹建真正为小企业服务的小银行。
目前媒体热议温州房市“崩盘说”,其实只是一些企业家把手里的房产抛售,将资金充实到实业里面,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好的现象。这是企业家对未来有信心的表现。这是温州企业家应对融资难的一种手段,也是目前支撑中小企业还能坚守下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