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广西八步区围绕“增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活力”这个重点,积极引导非公企业紧扣党组织组建、节能减排、文化建设、回馈社会、机制建设五大主题,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建工作成果,实现了非公企业党建和企业发展共赢,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1—8月,全区非公企业实现总产值47.61亿元、利润2.4亿元;非公企业从业人员达52186人。
紧扣“党组织组建”主题,创新设置方式,在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上创先争优。按照“企业在哪,党组织就延伸到哪”的原则,结合“党组织建设年”活动,狠抓党组织覆盖面。一是建立非公企业信息台账。在全区组织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依托区工商局企业注册登记告知和年检双报制度,由区委组织部牵头,组织专人对全区非公企业进行“拉网式”调查摸底,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基本信息工作台账。二是创新设置方式抓组建。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抓好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规范一个。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企业,均单独建立了党组织;有党员但不具备单独组建党组织的企业,按照“就近和便于开展工作”的原则,联合建立党组织。正式党员不足3名的,通过选派、下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把党的政策宣传、延伸到企业,指导企业发展党员达到组建条件;同时,对一些不具备成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坚持群团组织先行,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截至目前,全区已有非公企业385家,建立有党组织的23家,其中单独建立党组织的21家,联合建立党组织的2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组建率达100%;共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352名。
紧扣“节能减排”主题,转变经营方式,在提高非公企业科学发展水平上创先争优。该区把推动非公企业科学发展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切入点,做好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宣传,引导企业落实国家节能减排任务,组织全区385家非公企业开展“百企大承诺·节能减排我先行”签名活动,定期开展“节能减排示范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进企业”评选活动,引导非公企业转变经营理念,走无污染、低能耗、高效益的集约型发展之路。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我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活动,组建党员技术攻关小组,把技术创新、节能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以及节能降耗增效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如莲塘美仪瓷业公司通过将原有的反射式退火窑改造成新式煤气发生窑,减少煤耗12%;贵丰、兆鑫等4家重点耗能非公企业共投入2亿多元技改资金进行节能改造,今年上半年实现节能4625吨标煤。
紧扣“文化建设”主题,构建特色理念,在提高非公企业管理软实力上创先争优。该区把提炼塑造企业精神、深化企业文化内涵作为“创先争优”的切入点,积极构建特色价值理念,提高企业管理软实力。一是“观念”融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优良传统植入企业文化,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内涵。贺州市零售行业的龙头企业泰兴连锁超市始终把“四凝聚”(凝聚党员促发展,凝聚人才促创新,凝聚员工促和谐,凝聚顾客促销售)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二是“管理”融入。通过推行党企领导交叉任职制,增强党支部在企业中参与管理、科学决策的“话语权”。金泰粮油公司通过公司领导和党总支成员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形成党总支班子和企业管理层互相融合、互促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活动”融入。通过举办读书读报、劳动竞赛、文艺汇演等活动,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新时代百货公司通过举办“党在我心中”专题文艺晚会,开展“优秀党员”、“岗位能手”评比活动,把党组织建设、企业经营管理融为一体,形成了“支部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企业快发展”的浓厚氛围。
紧扣“回馈社会”主题,搭建服务平台,在增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影响力上创先争优。把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爱心奉献社会作为“创先争优”的关键点,以公开承诺为抓手,为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回馈社会搭建平台。一是“安置就业”送岗位。组织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开展“双向承诺”活动,以”一对一或一对N”的方式结成对子,为农村党员群众提供免费培训、安排就业等服务。康宁纸业、美仪瓷业公司等7家企业通过与区人社局结对联合办班培训技术工人,并把培训合格的600多名党员群众全部安排就业。二是“热心公益”送关爱。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党员参与结对助困、公益捐赠、灾害救助等活动。如贺州市益民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多年来坚持开展“党员办实事”活动,要求每个党员“一天做一件实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在该公司党支部的倡议下,公司以及公司党员、团员、工会会员共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近50多万元。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区非公企业为民办实事好达210多件,累计捐款500多万元,其中科信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一家捐款就达55万元。三是“订单服务”促双赢。贺州巨东养殖公司为信都、仁义等镇的35名困难党员群众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并订单回收成鸡,既拓宽了党员群众的致富渠道,又为企业创造了一定效益,达到了“双赢”的目标。
紧扣“机制建设”主题,创新管理方式,在提高服务非公企业保障力上创先争优。该区着眼于非公企业长远发展,创新管理方式,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统筹非公企业党建。积极探索和完善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建立由区委统一领导,区委组织部、区委统战部牵头抓总,乡镇(街道)、区直部门协助配合的党建工作联席会制度,负责定期研究分析社会领域的党建工作,特别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推动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二是健全服务保障机制,构建服务非公企业平台。建立非公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组织非公企业代表与银行、担保公司、融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对接,为非公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创办“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审批模式,精简服务流程,成立企业家联谊会,搭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间相互沟通联系的桥梁,促进企业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加强非公企业党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在非公企业中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工会、妇联、团组织”等创建活动,积极推荐生产一线优秀青年作为生产技术骨干,推荐优秀团员和优秀女职工作为党员发展对象,让他们在科技攻关、项目建设、创新活动中锻炼、成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三是深化党群共建机制,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把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作为目标,将群团组织建设纳入全区党建考核范畴,以抓群团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党组织建设进程。建立党群共建定期沟通协调机制,以党建带群建、群建服务党建的方式,实现党群组织、队伍、阵地共建,形成党群组织合力服务非公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