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全国工商联发布我国首份《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家族企业经营年限平均为8.8年。而对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业成功,目前正在寻找接班人的家族企业来说,麻烦不少:只有16%的企业主子女表示愿意接班,仅占意愿明确样本的三分之一,并估计,只有30%的家族企业能够顺利延续到第二代,能够将接力棒顺利传到第三代家族成员手中的仅为10%~15%。
目前,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平均年龄为55岁到75岁,全国有300多万家民企将面临企业传承问题,第一代创业者向第二代交接已进入高峰期。
《东莞新一代民营企业创业者调研报告》显示,未来5~10年,东莞民企将迎来“二代”接班高峰,接班人中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占32%,他们上位后将面临打造新型产业、建设新团队等一系列挑战。
民营企业“二代”,一个改革开放30年的必然产物。在未来的10年里,随着父辈老去,他们将陆续接班,影响一地、甚至一国的经济乃至社会诸多方面。
谁来接班,对于许多民企个体来说,答案早已圈定。
但怎样帮助这些中国最有活力的企业群体打造最佳的接班人,我们还有许多可以做,有许多应该做。
“国际家族企业论坛”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家。
“创”字点亮“二代”
本刊记者 王晓宇 余建红浙江慈溪报道
“参观一批红色景点;请老红军上一堂红色教育课;慰问一批老红军、老八路;考察一批改革开放成果;召开一次主题座谈会……”
新年即将来临,浙江慈溪市委组织部和市工商联正在忙着筹划全市“创二代”联谊会2012年“红色接力”活动计划。
2011年11月26日,2011国际家族企业论坛在慈溪市举行,论坛围绕“创二代和企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展开,这也是该论坛在慈溪的第五次大会,参加论坛的企业家超过1200人,其中创二代占50%以上。
慈溪,给力“创二代”可谓“蓄谋已久”。
2011年6月16日,慈溪市首次以市委名义召开“创二代”培育工作会议。
当天,慈溪市“创二代”联谊会正式成立,85名正逐步接手父辈企业事业的规模企业“少帅”向全市“民二代”发出倡议:不仅要创造财富,更要学会与员工、与社会分享财富。
此后,慈溪的庵东、新浦、龙山、横河和宗汉等各街镇也陆续建立起各区域内的“创二代”联谊会,越来越多的“创二代”被纳入培育平台。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工程;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战略工程;新时期统战工作的重点工程;人才工作的希望工程。”这是“创二代”培育工作会议上,慈溪市委主要领导概括“创二代”培育的意义所在。
![]() |
杂志办起来,“创二代”有了更响亮的声音。
“创二代”写入市委红头文件
2011年5月26日,慈溪市工商联副主席王雪峰心情非常激动,他拿到了市委下发的一份红头文件。
这份“慈党[2011]12号”文件,全称《中共慈溪市委关于做好“创二代”培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
“全市各级务必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创二代’培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完善政策,创新机制,改进方法,把‘创二代’培育工作做深做实做好。”
市委“红头文件”带来的欣喜扫掉了他积压了一年的忧虑。
2010年下半年,慈溪市工商联对全市20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摸底调研,调研发现,慈溪民企二代具有“高、大、多、少”四个特点:高学历,8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20%曾留学海外;压力大,很多人不愿接班,怕被社会评价为干得好是吃父辈老本,干得不好是能力差;社会非议多,随着“富二代”演变成一个贬义词,这些年轻人面对的舆论环境非常不利;党员精英少,民企二代对党的感情逐渐淡漠,年轻企业主中的党员数较之老一辈呈下降趋势。
不怕经济危机冲击、不怕国际市场萎缩、不怕资源阶段性约束,需要担心的是“人”——正在陆续接手家族企业的“二代”。
这份报告让王雪峰忧心重重,也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慈溪非公有制经济发达,民企数量超过6万,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99%以上,平均每5户家庭就有1家经商办企业。在慈溪,家族企业几乎成了决定区域经济沉浮的一个最关键因素。
而未来5至10年,在这个东南沿海小城,近80%的民企将逐步进入老一辈企业家向子女交班的时间节点,到达代际传承的关键期。
在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市委决定启动“创二代”培育工程。
王雪峰告诉记者,以地方党委红头文件的形式,出台针对“创二代”的培育工作实施意见,这在全国并不多见。这不难看出,慈溪市党委政府对推进“创二代”培育工作的决心。
“创二代”的雄心
从舆论风口浪尖的“富二代”到红头文件中的“创二代”,一字之改,表达了一个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殷切之情。
一字之改,也改出了年轻人创新的勇气和创业的雄心。
余雪辉,正是被定义的这个“创二代”群体中的一员。
见到余雪辉时,他正在他的办公室调试一款家用加湿器。冬季空气干燥,是加湿器的旺销期,这些单价不高的小家电,让余雪辉负责的网店在2011年拿下了近5亿元的营业额。
1976年出生的余雪辉如今是宁波加乐多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从杭州商学院毕业后,他被父亲拉回了自己创立的小家电企业上班,为接手企业做准备。
余雪辉自称“很宅”,不喜欢出差,父亲曾经埋怨:“你不出去,怎么销售,将来我把企业交给你,工厂这么多人会饿死的。”
然而,2000年,余雪辉在阿里巴巴免费发布的一则产品信息,竟接到了江苏一家企业100万美元的大订单。
加乐多很快尝到了电子商务更多的甜头。在阿里巴巴首届网商大会上,余雪辉成为中国十大网商之一。
做父亲的对儿子的认识来了180度大转变,余雪辉不无得意地告诉我们他有了新的压力:“前两天我爸说,以后工厂就为你的网络公司来生产吧。”
最近,余雪辉正在忙着规划他的“网商大厦”,他的宏大计划是在慈溪打造出庞大的网商部落,拓展出一个能与一线城市相媲美的网商服务平台。“你再不创新,就永远是小狗经济,永远赚最低端的钱。”
慈溪市“创二代”联谊会成立,余雪辉担任了副会长。他告诉我们,有联谊会这个平台,年轻的企业家们多了沟通切磋的机会,他创建“网商大厦”的灵感就来自于和联谊会会友们的讨论。
“我们和父辈的生活习惯、知识素养存在很多不同,我们不会像他们那样喝喝酒、搓搓麻就交上了朋友,谈成了生意。”他笑起来,坦言即使是做了企业营销管理,自己也和现在许多同龄人一样爱在家里上网。
这些未来的企业掌管者们甚至会交流怎样向父辈们要求更多“试错”的权利。
在慈溪工业重镇横河,我们遇到了几位“创二代”联谊会的成员:胡迪克,环驰轴承有限公司总经理;潘俊峰,宁波金帅集团执行总裁;胡莹,宁波柏煌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这几位1980年前后出生的年轻人正就企业经营的话题聊得起劲。
说到“创二代”,几个年轻人较真了:“既然大家都肯定我们‘创二代’了,我们要呼吁父辈更多地放手让我们去闯。”
有雄心的年轻人总是期待放飞,而有远见的企业家总是乐见放飞。
1994年,当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茅理翔意识到企业的二次创业要依靠年轻人的胆识时,他从自身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个家族企业交接班的实践——一步步考验,一步步放权,直至儿子茅忠群成为“创二代”中的佼佼者。
8年后,方太成为中国高端油烟机品牌第一,茅理翔则得闲以全心研究中国现代家族企业管理传承研究。他创办的家业长青接班人学院甚至吸引了全国各地选送本地“二代”企业精英前来接受培训。
从“创二代”到“红二代”
史京浙,宁波悦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经理助理,5年前被父亲确定为企业接班人。
受退伍军人、老党员父亲的影响,从浙江大学毕业回到家族企业工作后,他就比较关注企业党员的作用。一次,企业遇到紧急生产任务,需要在春节假日赶订单,是公司里的党员带头加班加点,这让他对党员先进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去年,他正式转正。
“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不仅是宝贵的社会资源,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可以说,培育好‘创二代’是加强非公党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选择。”慈溪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陶尧土告诉记者,“我们这几年一直在探索。”
事实上,从两年前,慈溪市委组织部就开始着手一个名为“红色接班人工程”的“二代”企业家党员培养工程。现有“创二代”联谊会中的一些党员就诞生于这一工程的培养,史京浙就是其中的一员。
目前,慈溪市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519家非公有制企业,已经接班或确定为企业接班人选的341名“创二代”中,有党员157人,其中实施“红色接班人工程”后发展的“创二代”党员有120人,还有20名“创二代”党员担任企业党组织书记。
“慈溪规模以上企业中,老一辈的企业家是共产党员的占到60%以上,而新成立的‘创二代’联谊会会员中,党员是30名,这个比例虽然不算低,却还是可以看出,年轻企业经营者对党的感情有所淡漠。”这是慈溪市委组织部两新党建科科长陈唯一谈及的一个数据。
如今,“红二代”正成为慈溪许多“创二代”的主动追求。
通过“创二代”联谊会这个平台促进相互学习、共同交流,相互合作、共谋发展,并不是余雪辉他们能从慈溪市“创二代”培育工程中获得的全部。
从浙江大学通讯技术专业毕业到为父亲的家电企业打开全国营销市场,潘俊峰的转型已经如鱼得水。
在学校就已经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他,去年成为企业党组织吸纳的一名预备党员,上个月刚刚转正。
“我并不图这个党员身份为我做企业经营带来什么,我觉得它是对你的一种认可,你做得好不好是需要很多方面的认可的,它是一种主流的价值观的认可。”
在《中共慈溪市委关于做好“创二代”培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中,培育工程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设计相当细致,它包括:以宁波家业长青接班人专修学院为基地,积极引进国内著名大学机构在慈溪建立“创二代”培训研究基地;市财政在人才教育培训资金中专门安排市“创二代”培育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社会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切实提供财力资金保障;建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与“创二代”结对制度,组织一批市内外经营管理实绩突出、社会形象完好的第一代成功企业家及成功人士对“创二代”开展帮带工作;探索设立“创二代”创投基金,政府部门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积极引导“创二代”开展创投活动等……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意见》中提出了“着力营造政治关爱环境”:多渠道提高“创二代”的政治地位,把经过综合评价表现优秀的“创二代”列入非公经济后备代表人士档案,增加他们参政议政的机会,适当增加其在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人数比例。
在2010国际家族企业论坛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汤黎路同样指出“家业长青不是父子,兄弟之间的传承,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开创者和继往者、继承者之间的传承。”
“民企的传承和发展,不光是企业内部财产代际转移的问题,而是事关民营经济在‘十二五’期间能否健康发展、顺利转型升级的重要问题,事关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全国政协委员、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李惠森曾经在谈到民企传承问题时表示,他已经连续4年向全国政协递交有关家族传承与发展的提案。
在方太身兼党委书记已多年的茅理翔坦言,在对儿子早年的“传、帮、带”中很注意“政治引路”。他认为,“创二代”就是要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不但在当地的许多企业家眼里,在当地的党委政府人士看来,这对父子的交接班都无疑是一个经典的家族企业传承范本。茅忠群在接手父亲茅理翔的企业管理权后,不仅把企业发展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样,企业的党建文化在这位新任的党委书记手里也建设得更突出。所以,茅理翔创办的宁波家业长青接班人专修基地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闻名全国的“创二代”的培训基地。
“在助推民营企业‘富二代’向‘创二代’转型的同时,注重把优秀的‘创二代’培养成入党对象,培养一支既有现代经营管理能力,又对党有感情、支持党务工作的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队伍。”这是慈溪市党委部门的一个更深切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