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新闻 > 财经 正文

2011中国经济年终盘点(上)

2011年12月27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紧与松

  2011年,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到个人,都能感受到这是政策从紧的一年。从紧就是收缩流动性,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没钱”。没钱的中国经济过去一年是怎么过的呢?

  关键词一:货币政策

  最近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在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当天宣布:自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6次上调,也是去年以来央行第12次使用这一数量型货币工具。经过本次上调之后,大型金融类机构的这一比率已经达到21.5%的历史最高位。

  而过了没几天,7月6日央行又宣布:自7月7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的第3次加息。此次加息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至3.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至6.56%。

  短短7个月内,3次加息、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如此“忙碌”,从紧的货币政策一直没有放松。直到12月4日,央行在晚间宣布,自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上一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还要追溯到2008年12月末,之后则是连续上调12次。市场普遍将这一次的调转方向解读为政府释放出了比较明确的政策微调的信号。鉴于贷款和外汇占款是广义货币供应的两个来源,而外汇占款近几个月来显著下降,甚至在10月份已进入负区间,政府需要增加信贷供应才能保持广义货币供应的稳定。外汇占款下降倾向于抑制银行的借贷能力。因此,如果11月份外汇流入继续处于低位,政府就有需要向银行系统注入更多流动性。政府可以选择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低调地注入流动性,而其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缓解流动性不足,央行试图通过放松货币政策稳增长的意图可见一斑。

  另一个数据也能表明政策从非常紧缩的立场开始有所放松,10月份的贷款规模已从9月份4700亿元的水平微升至近5900亿元。

  有分析认为,经济基本面并不太乐观加之国内股市的大幅回调使得当下乃至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松紧把握难度很大,决策部门可能会选择进一步放松的政策,包括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息及放松信贷额度控制,其中,会不会放松信贷额度控制是备受关注的措施,因为信贷控制也是最近几个季度制约流动性状况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二:民间借贷

  贷款难,难贷款,这是2011年的真实写照。

  在银根紧缩的大背景下,民间借贷异常活跃也是2011年的真实写照。

  温州、鄂尔多斯、江苏石集乡可以说是中国民间借贷版图上的小缩影,这里的民间借贷最发达,这里的民间借贷也最危险。

  这个11月,鄂尔多斯进入从未有过的寒冬。耗时5年的建设、耗资100多亿元、面积达32平方公里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城,在民间借贷危机后,楼市全面崩盘,商品房均价从去年的10000元暴跌至现在3000多元。据悉,鄂尔多斯全市共有房地产企业442家,几乎每家能源企业都有房地产开发业务,欠着大笔贷款的富人们大量移民出逃,公司一家一家的倒闭,庞大的讨债人群出现……

  内蒙古大学的一份调研显示,50%的鄂尔多斯城镇居民都参与到了放贷与借贷的资本活动中。而在温州,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民间借贷织起的网将温州人网罗其中。据报道,今年上半年,温州地区累计发生民间借贷485.5亿元人民币,且借贷利息飙升,一路疯涨至月息3-5分,有的甚至达6分至1角。自今年4月以来,个别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频频发生老板潜逃、跳楼自杀、企业倒闭、员工欠薪等事件……

  点评:别太紧,放轻松

  是之前的太松,才有了今年的太紧?电影《无间道》里那句经典的“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用在这里似乎非常合适。

  政策的松与紧是基于当下以及对未来一段时间经济走势的预判做出的选择,于是,如果之前太过放松,之后为了矫正往往只有采取过紧的措施,很可能就要付出成倍的代价。流动性是好东西,但在危难的时候不顾一切地猛喝,无异于饮鸩止渴。

  可以预想到,在明年的各种政策选择中,紧还是松仍将是“纠结”的重点,很难回答政策到底怎样平衡才是“王道”,但有一点可以提醒,放松紧张的神经,放松对增速的苛求或许反而可以达成目标。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汪敏华 陆绮雯 孟群舒 编辑: 余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