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新闻 > 时政 正文

[时政]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创刊一周年座谈会发言撷英

2012年01月13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讯  作为第一本全国性的非公领域党建专业杂志,由全国党建研究会非公专委会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手推出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创刊已一周年。2011年12月23日下午,杂志在杭州举行座谈会,纪念创刊一周年。来自全国党建研究会非公专委会、浙江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省委两新工委、省工商局、省工商联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有关领导及多位基层两新党务工作者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有关领导充分肯定了杂志创刊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并对杂志社明年的工作提出希望:一是要回答好非公领域党组织如何发挥实质作用这个大课题;二是要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反映好全国非公党建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积极与全国非公领域党建工作者互动,扩大杂志影响力。

  来自基层的党务工作者也纷纷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分享了非公党建工作的经验,并对杂志提出了建议。

 

座谈会现场

 

  全国党建研究会非公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浙江省委两新工委书记 庄跃成

        庄跃成: 2011年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开局之年,我认为杂志已有了个很漂亮的亮相。几次重要活动,这本杂志一拿出来,都得到了普遍赞赏。在办刊一周年之际,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也预祝杂志在新的一年能办得更好,能为全国非公党建工作的开展作出杂志更大的贡献。

  明年还需继续努力。一是要从全国的层面,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怎么发挥实质性作用这个问题,作长期性的分析、探讨和研究。二是要加强与中组部和全国党建研究会非公专委会的沟通,提高权威性。三是正确处理好依托浙江和放眼全国辩证关系。四是杂志社要多策划参与活动,通过活动,提升杂志的影响力。

 

  浙江省工商局副局长、浙江省委两新工委副书记 冯水华

  冯水华:一年来,编辑部的同志在抓内容、抓活动、抓调研基地建设方面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非常不容易。

  新的一年里,浙江省工商局作为省两新工委副书记单位之一,将更好地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宣传好、参与好和利用好。浙江是市场大省,有三百多万个市场主体,我们要把杂志向市场主体宣传好;工商局和相关协会要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积级参与杂志的宣传报道和相关活动;杂志是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很好平台,要将相关信息转化为重要的学习平台,指导我们的工作。

 

  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 尹健

    尹健:杂志有三个特点比较突出:一是新,新思路、新特色;二是短,文章短小精焊,体现了比较好的文风和工作作风;三是活,党建工作的严肃性和非公企业丰富多彩的工作生活,结合得比较好。

  建议编辑部要加强现实问题的研究,企业发展发展不平衡,党建做法也是不一样的。再比如,非公有制企业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流动性,党员队伍一直在变,这种变化对党建带来新要求。这方面,希望杂志多报道一些典型,作一些引导。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张燕

    张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社目前尽管办刊人数不多,但成绩显著。杂志目前已有比较好的亮相和开局,我们集团接下来也一定会重点关注和培育和关注。

  2012年,杂志要突出“四个更”:一是要更权威些,权威信息要能通过平台发布出去;二是视野更宽阔些,既要立足浙江,也要有全国视野;三是思想更深刻些,非公党建很多方面都是探索性的,可探索背后的新问题,报道的现实针对性上更强点;是传播方式更现代一点。这一点,杂志社已经在做,建了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下一步要进一步做好网刊互动方面工作。

 

  浙江省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成员、副巡视员、省委两新工委委员、省委组织部两新党建处处长 马小秋

    马小秋:我去调研的时候,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党员对杂志的反响比较好。从明年来看,我个人认为,有几个方面需要把握:一是要把握好一个主线。,明年组织工作的主线就是十八大,作为这本杂志,要把这个主线贯彻下;第二点,要把握好主要对象,面对的对象主要有党务工作者,党组织,党员,但杂志到了非公企业,不仅是给党员看,也给职工群众看,另外还有企业主,所以杂志要兼顾好这几个对象;第三点,怎么解决好主要内容的问题,从杂志来看,就是焦点放在哪里的问题,比如说怎么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全覆盖的问题,还有作用发挥的问题,还有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企业人才问题等等。

 

  湖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干武东

   干武东: 作为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领域的唯一一本杂志,杂志一开始定位就比较高。经过一年的努力,实现了大众性、可读性、指导性,得到了各个方面的较好的评价和读者的认可。杂志社通过建立网站,微博,QQ群等,影响力不断扩大。像QQ群,我每天会看。特别是在省外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如何使刊物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看还是要坚持自足浙江,面向全国,追踪新形势,总结新经验,反映新情况,体现新特点,具体要体现四个性:一是权威性;二是特色性,三是创新性,四是前瞻性,让读者翻阅杂志感到可读、可学、可鉴。

  浙江省委组织部两新党建处副处长 潘天灵

    潘天灵:两新党建工作是我们两新处一块很大的工作任务,我想表个态,加强与非公党建杂志的合作,我个人到两新处工作时间不长,觉得非公党建工作要在实践中探索,更重要的可能是研究和宣传要跟上。从研究的角度来说,有很多瓶颈要破解。第二个是从影响的角度,两新党建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怎么样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因为很多人不了解这个工作。以后我们要在这两块工作上加强合作。

 

  杭州市文新街道党工委书记、主任 楼俊

    楼俊:我觉得这本杂志办得非常好,对非公党建工作的指导意义非常强,内容也很新颖,我觉得也是一种品牌的创新。希望杂志今后在指导性上,交流性上,或者说阅读感上,更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本杂志不仅要成为非公党组织、党员、党务工作者案头的杂志,而且也希望能成为企业主所喜欢的一本杂志,杂志以后的方向、定位、特色,可以慢慢地舒张起来,真正成为中国非公党建第一刊。

  我是街道的,我觉得在非公党建领域,着重要做的是党员、党组织到底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希望今后能与杂志社能有更多交流,使得我们在这块工作上能够做得更好。

 

  嘉善县委两新工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徐玲娟

    徐玲娟:

  我说说我和这本杂志结缘的感谢和感悟。

  感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让我认识了一个个充满魅力的书记,从“淡定李桃”到“酥饼书记”,让我这个常要与企业书记打交道的两新工委书记了解了他们的心声,也就多了一枚心灵沟通的钥匙。感谢杂志这本指南,从“汉阳模式”到“增强活力的N个路径”,让我学到了不少招数。我县的两新组织党建“八步法”、“小网格大党建”模式、服务企业“五帮五送”等工作在杂志、报刊上被介绍,在两新组织中受欢迎,使我感觉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很有做头,乐在其中!

  我感悟到,只要用心,只要带着感情和责任,一份严肃正统的党刊也可以做得活色生香,让人爱不释手!

 

  海宁市马桥街道党工委书记、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 濮新达

    濮新达:

  作为一个来自基层一线的同志,我对非公企业党建这一块感受比较深,像我们这个经编园区,有400多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150家,今年能够实现销售160个亿,在这么大的一个非公企业群体中,怎么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对我们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我想借这个机会,提两条建议,第一,在新的一年能与杂志有深一步的合作、交流。第二个,杂志社的调研基地可以扩大,分类别,比如说规模较大的、在成长中的、创业型的,等等,通过这些点,能够掌握最新的动态,使杂志更有指导性。

 

  杭州市灵隐街道黄龙商圈党委书记 卢莹

    卢莹:

  提两点建议和感受,一是在覆盖面上,杂志只有走进企业,才能发挥作用,发挥到什么程度,才能显而易见。今年我感触特别深,到处都有组织工作的身影,尤其是网络上,非常与时俱进,像手机、网站、微博,组织工作非常与时俱进,杂志在覆盖面上,也要与时俱进,跟企业亲密对接。

  二是在内容上,杂志能跟中小企业抱团一样,也和各地的两新基层党组织抱团,希望基层党组织搞活动,杂志社能积极参与。

 

  泰普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孙轶黎

    孙轶黎:

  党刊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非常具有权威性,严肃有余,活力不足。《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首先是封面,打破了传统党刊杂志的封面,是采用一种色块、一种色调,来吸引人的眼球,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有一期,发展强党建强那期特刊,大红的封面,六个金色的字,非常夺人眼目。第二个,取材非常新颖。比如有期讲到动漫,从80后、90后喜欢动漫中去捕捉素材,很有特色。第三点,内容贴近实际,比如80后书记的策划。在我们公司党员平均年龄比较年轻,平均是29.5岁,这个杂志在我们企业翻得很旧,可见受欢迎。

 

  万事利集团副总经理 张祖琴

    张祖琴:万事利1982年就成立了党委,一直很重视党建工作,作为一名党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企业里有订阅,我也是每期都读。对我们企业来说,这本杂志很有学习、借鉴的作用,很多企业上的思路、做法我们可以直接用到企业中去。祝愿杂志越办越好,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指导。

来源: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作者: 包忠德 余建红 朱诗意 编辑: 余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