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人物 > 他故事 正文

郑亚旗:造梦“中国迪斯尼”

2012年03月02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郑渊洁创造了一个停留在平面上的童话世界,而现在,郑亚旗则极力把这个停留在印刷品上的世界拉到一个现实的商业环境中来。他要延续父亲所创造的童话王国,并在他手里立体、有创造性地呈现出来

  即便您不曾看过《皮皮鲁和鲁西西》这部童话,想必对这部童话的作者郑渊洁也会略有耳闻。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作家,把从第一部开始只有两岁的皮皮鲁一直写到了40岁,由此便落下了“童话大王”的美誉。郑渊洁3个字已变成了一个品牌,而他的儿子郑亚旗则是这个品牌的运营者,用全新的商业思维打造了一个新的童话国度。

  从营销到讲堂顺风顺水

  郑亚旗曾在一家报社工作过3年,渐渐的他感觉到在事业单位不是自己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他开始寻找身边的商机,于是打起了父亲的主意。

  “父亲的品牌,在一代人心中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不运作特可惜。”聊自己的创业初衷,郑亚旗说道,他的父亲郑渊洁的书尽管在这20多年里,累计销售上亿册,但他认为,郑渊洁童话品牌的商业价值的开发度,远远不够。

  他处在一个民主色彩浓厚、父子平起平坐的家庭。但在他打算创业,想要父亲把著作权交给他进行市场化运作的时候,郑亚旗还是费了一番工夫。

  “郑渊洁是个固执的有文人情怀的人,他不愿意去经商,也不愿意考虑他的东西到底应该怎么包装、怎么运作,此前也有不少公司想拿他的著作版权进行市场运作,他都不同意。”郑亚旗说。

  当时,郑渊洁的书每年能卖出100万册,就发行量来说这个数字在当代中国作家里已是一个很好的成绩,郑渊洁很知足。但在郑亚旗看来,郑渊洁的书无论是商业价值还是内容传播上的影响度,都存在很大的拓展空间。于是父子两个人在2005年展开激烈的辩论,他极力要说服父亲去进行市场化运作。

  在郑亚旗的再三努力之下,最终父子二人意见达成一致。郑亚旗负责策划、包装郑渊洁的作品出版,并且从中分成。迄今为之,他们所有的合作都是“明码标价”。

  在老爸的应允之下,郑亚旗投入10万元,办了《皮皮鲁》杂志。当时没有自己的发行渠道,他拿着样刊去甜水园图书批发市场,一个一个去谈,总算慢慢建立了渠道,刚开始前两期退货多,后来才逐步趋于稳定。经过一番策划包装,当年就卖掉了500万册,远远超过了预期。

  当时签售是出版社公认的作家卖书最好的方法,郑渊洁也是一签就好几个小时。郑亚旗觉得这种方式太累,太原始。要给爸爸策划出一个不用签售就能把书卖得更好的办法。此时,郑亚旗想到要把父亲推上电视。原本上电视是为了品牌推广,结果阴错阳差,郑渊洁竟当上了主持人,在长春卫视主持了一档节目:《郑氏胡说》,这无形中也带动了图书的出版销售。

  2007年左右,出版业务稳步增长,郑亚旗的闲暇时间也多了起来,他又想起了别的生意。他想找一个不用投太多钱,然后又有很好现金流、自己投资就能做的事儿,于是就想到了做培训。

 [1] [2] 下一页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郑旺 编辑: 余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