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非公 > 最一线 正文

山东烟台开发区创先争优不搞“体内循环”

2012年03月14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组建“革故鼎新,品质再造”战斗营、设立“技术创新奖”;

  开设“周末名家讲坛”、定期编印企业内部刊物;

  协调专列送员工回家过年、请优秀职工家属到企业参观;

  推选“身边可信可学的榜样”、开展“对标赶超”竞赛;

  ……

  这一系列“创新动作”,是山东烟台开发区非公企业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缩影。该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党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企业有发展,职工得实惠”的目标,以“三亮三比”活动为主线,高点定位、扎实推进,形成了“百花争艳”的生动局面。

  创先争优,一个都不能少

  “创先争优不是党员演、群众看的"独角戏",而是党员和群众联创齐争的大舞台。”这是烟台汇众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管国健的理解。基于这一理念,该公司创先争优活动不搞"体内循环",注重党群互动,以党员创先争优带动群众创先争优。

  公司党总支牵头设立了“月度优秀员工”奖,从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安全文明生产、学习能力和持续改进等10个方面进行考核,每月评选30名,当月给予80元奖励。同时,将每月至少提出1条合理化建议纳入“优秀员工”的基本考核,努力营造“人人创新,处处改进”的良好氛围。目前,共有260多人获得“月度优秀员工”称号。焊接车间职工侯洪敏潜心钻研,解决了副车架焊缝冷开裂、固定螺母脱焊等多个技术难题,先后5次被评为“优秀员工”。去年,公司职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157条,直接增加效益670多万元。

  企业要和谐,党委先担责

  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现有职工8万余名,其中85后占86%。年轻人思想容易波动,对企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富士康党委履职尽责、积极作为,营造了“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的浓厚氛围。

  按照“工种相近、联系方便”的原则,党委牵头成立了2000多个由党团员任组长的“相亲相爱”小组,每组联系40人左右,实现了关爱员工全覆盖。积极协调资方建立了400多平方米的“关怀服务中心”,为职工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开通“78585”24小时关爱热线,及时倾听员工心声,帮助排忧解难;专门设立心理咨询室,聘请10多位心理老师“坐诊”,帮助疏解心理压力;举办海滨晚会、交友舞会、相亲派对等大型活动130多场,引导40多万人次员工走出户外、释放压力,塑造阳光心态。

  富士康党委对职工的关心不仅体现在精神层面,更让职工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他们协调资方以优于法律规定条件全员签订劳动合同,并设立特困救济金、员工家属慰问金等“五条保障线”,消除员工后顾之忧。去年,对患白血病的离职员工杨建平,在法定义务之外又特批30万元用于骨髓移植。协调资方两次大幅调薪并改革员工外住津贴和伙食津贴,员工月收入提高30%。他们还直接办理“团购服务”,在景点门票、购车、装修等方面为员工争取7折优惠。特别是协调有关部门,成为唯一同时拥有汽车票、船票、火车票售票点的富士康大陆园区,并在今年春节前开通员工专列,解决了“返乡难”问题。

  内部期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也是团结凝聚党员和职工的“重要法宝”。山东先声麦得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党支部,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搭建起企业与员工交流的桥梁,在凝心聚力上创先争优。

  针对公司职工文化层次普遍较高的实际,2010年11月,党支部创办了《恩度·星刊》。“星刊”,预示着“恩度”这颗生物制药领域的新星,将以灿烂的光芒为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带来希望。刊物每月1期,对开四版、彩色印刷,设置动态、前沿、管理、纪实等20多个版块,现已编印6期。

  《星刊》中,既有公司和业界的重大活动、最新成果,也有生产和管理上的具体指导,还有党员职工的肺腑之言,内容丰富犹如“繁星”。“创新”专栏,集中展示党员职工的技术革新成果;“读书季”,总经理向杰带头推荐好书;“榜样”,宣传优秀员工先进事迹;“家有喜事”,大家一起分享员工新婚、添子的幸福与快乐;“新生报到”,介绍新加盟的员工……“星刊不大,但很光亮,指引我们奋力前行。”党员刘晓斌如此评价。

  既要有形,更要有效

  全区非公企业创先争优活动的“风生水起”,让部分因不具备条件暂时未建党组织的企业艳羡不已。烟台市红旗置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去年7月,该公司成立了党支部。他们不因起步晚而降格以求,提出了“既要有形,更要有效”的定位,决心靠富有吸引力、感召力的活动,实现“小支部也有大作为”。

  农民工是建筑施工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源,工作环境相对艰苦,生活比较单调。他们不仅希望提高待遇、改善环境,也希望得到精神关怀。为此,红旗置业党支部引导党员职工深入一线,用相机寻找“身边的感动”,捕捉农民工感人的瞬间。去年7月中旬,公司举行了活动启动仪式,为12个项目部、7个科室配发了照相机,并要求科室负责人每月至少提供4张、项目部至少提供10张。活动以来,党员职工纷纷走进工地,深入了解农民工工作及生活情况。目前,已收集图片1400多张,有的反映农民工烈日下的辛苦,有的反映他们商讨解决技术难题,有的记录下班后自得其乐的悠闲,还有的表现探亲房中一家人的温馨,等等。许多未照过相的农民工,主动要求为自己留影纪念。为交流成果,精彩的活动照片除在《红旗技术》刊登外,还定期在项目工地展出,丰富了农民工的文化生活。

  “感动在身边”,不仅全方位记录了农民工的生活,也为公司关爱农民工明确了方向。去年下半年,公司投资上百万元,建立了2700平方米配套齐全的职工生活基地;为每位农民工发放防寒衣物;组织参加歌咏比赛,切实让农民工感受到“家”的温暖。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烟台开发区非公企业正以“喜迎十八大”为主题,着眼于“支部更强,党员更红”,坚持“创在本职,争在平时”,努力谱写创先争优的新篇章。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 高鹏志 编辑: 余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