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非公 > 中央 正文

书写“非公党建”新篇章

——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综述

2012年03月23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倾力打造“头雁工程”

  “群雁高飞头雁领”。抓好非公党建,选好配好党组织书记是关键。

  辽宁省委针对非公企业没有合适书记人选,建不起党组织的问题,通过上级委派、组织推荐、公开招聘等方式,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全省委派、推荐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1117名,招聘1998名,帮助3115户企业建立了党组织。营口群星集团董事长梁有学说:“我经常在外跑项目,多亏有个好书记,帮我们建起了党组织,在家比我管得还板正。”

  四川畅通选聘渠道,开展企业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试点。3年来,四川公开选拔了8600多名企业党组织书记。夹江县规矩水泥厂党委书记陈述伟感慨地说:“作为从领导岗位退休后的民营企业党委书记,我一定不负众望,发挥余热,甘当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拓荒牛!”

  近年来,各地拓宽视野抓选配、强化培训抓提升、严格管理抓规范、落实保障抓激励,有效提升了党务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

  打消“出资人”的顾虑

  “老板”的理解和支持是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坚持18年不间断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于2004年实现了入党夙愿。现在,三一集团每次在海外建厂,第一步就是建立党组织,做到业务开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设置到哪里。

  安利公司的出资人曾认为,“外企搞党建没用,是没事为自己找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党员职工的业务素质、敬业精神和模范作用深深打动了出资方。1996年12月,安利在广州总部成立了党支部。如今,安利公司将党建工作列入公司发展战略。

  各级党组织对出资人的教育引导、真情服务和政治激励,增强了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心理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十一五”期间,非公企业出资人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实施项目6425个,到位资金978.86亿元,安排就业292.03万人,带动786.63万人脱贫致富。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踊跃捐款捐物,仅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就捐款捐物达62.4亿元,赢得广泛赞誉。

  营造“非公党建”良好环境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把非公企业党建纳入党建整体布局,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蓬勃开展。据统计,全国已有近50%的省份、60%的地级市、70%的县建立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领导机构,22个省份、248个地级市、2264个县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北京市、县、乡自上而下成立社会工委和社会工作党委,负责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浙江依托组织部门在省、市、县三级建立“两新”工委,负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甘肃、山西、江西依托工商管理部门成立非公企业党工委。天津、内蒙古、山东等省区市,依托统战部或工商联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

  为了解决经费和场所问题,江苏、浙江、湖南、云南、安徽、湖北、内蒙古等7个省区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要求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按职工年度工资总额3%。—8%。比例在企业管理中税前列支。广东、福建将非公企业党员缴纳的党费全额返还,广东每年从省级党费中拨出250万元,补助经济欠发达地区非公企业党组织。上海浦东新区、重庆渝中区设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每年给予每个党组织不低于2000元的活动经费补贴。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盛若蔚 编辑: 余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