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非公 > 中央 正文

[党建]

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经验交流特辑

2012年03月31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模式

  (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

  深圳市外来人员占85%,外来务工人员占就业人口的75%,其中外来务工党员12.2万名,绝大多数在非公企业工作。我们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作为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内容,着力在管理模式、服务平台和活动载体上抓创新、求实效,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流动党员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强、分布广,我们因地制宜,探索灵活多样的管理模式,将流动党员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无论流动到哪里,都能及时接受教育、参加活动。一是以非公企业为依托,实行“同企型”管理。二是以行业协会为依托,实行“同业型”管理。根据从事出租车、饮食、物流等行业业务相近、利益趋同的实际,建立了17个行业党支部。三是以同一地籍人员聚居地为依托,实行“同乡型”管理。四是以各地“驻深办”为依托,实行“同管型”管理。五是以劳务中介机构为依托,实行“挂靠型”管理。

  流动党员来到深圳,人生地不熟,我们倡导“来了就是深圳人”的理念,引导他们融入企业,融入城市,共享幸福。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创建“网上支部”、“网络课堂”,引导党员参加网上组织生活,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我们还专门制定流动党员便利服务若干措施,免费提供专场招聘、政策咨询、优秀党员优先办理入户等8项服务,让流动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探索园区党建新路

  (中共武汉市汉阳区委员会)

  汉阳是我国近代工业发祥地,“汉阳造”曾享誉全国。近年来,我们顺应非公企业往园区集中的趋势,探索“组织联设、队伍联建、工作联动、阵地联用、经费联筹,党建工作区域化”的园区党建工作新路子,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一是设立汉阳区非公企业集群园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区域综合党委和行业党委,把不具备单独设立党组织条件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成立党组织。近两年来,共推动企业单独或联合成立党组织240个,覆盖园区295户非公企业。

  二是充分发挥园区党工委、区域和行业党委、企业党组织的整体资源优势,统一规划和部署党员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入党。

  三是建立党建工作轮值联办制度,区域综合党委书记每半年轮流担任园区党工委执行书记,企业党组织书记每季度轮流担任本区域综合党委执行书记。

  四是以区域综合党委为依托,按照联筹、联建、联管、联享、联用的模式,近两年园区党工委和企业联合出资2000多万元,建设11处总面积达2.1万平方米的区域党员职工活动中心,使党组织开会议事有场所,党员、职工培训教育有平台,开展党建活动有阵地。

  五是按照“专项拨付、党费返还、企业列支”的模式,区委每年列支800万元用于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将非公企业党员交纳的党费全部返还,企业按照不低于年度职工工资总额千分之五列支党建工作经费。园区党工委还通过企业冠名、社会资助等方式,拓宽党建工作经费来源。

  通过实行“五联”,实现了园区党建区域化,提升了园区党建工作水平。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周英峰 编辑: 余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