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正文

[专题]

非公企业文化建设展评①娃哈哈集团:独具特色家文化

2012年04月23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2004年11月,集团公司创业十七周年暨公司第六届职工运动会,总经理宗庆后参加在杭分公司老总对外地分公司老总的拔河赛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87年,从3个人14万元借款,经过25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目前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60个生产基地、160余家子公司,拥有总资产320多亿元,员工3万余人。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8.55亿元、利税123.34亿,各项经济指标连续14年领跑中国饮料行业,位列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第148位,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60位。

  娃哈哈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业绩,离不开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持,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指导关怀,也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当家人宗庆后总经理积极倡导实施的“家”文化。

  一、娃哈哈“家”文化的起源、发展及特色

  “企业是树,文化是根;企业是大厦,文化是地基”。从企业创立之初,宗庆后就十分重视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他针对当时条件差、底子薄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口号,勉励自己和同事首先在精神上站起来,克服困难、做出成绩。这十六字精神,就成了娃哈哈文化的起源。

  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宗庆后把“健康你我他欢乐千万家”定为企业宗旨,之后又提出“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企业经营哲学。进入三次创业以后, “和谐”、“创新”、“亲情”等文化理念和“成为业绩一流,责任恒久、基业常青的龙头企业”愿景逐步清晰,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家”文化体系。此后娃哈哈又与时俱进,提出“娃哈哈道德底线”以及“执行理念、质量理念、安全理念、企业风气”等为内容的新文化理念,作为“家”文化的补充和完善。

  娃哈哈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可以归纳为:一个字,两种精神,三大导向。一个字,就是“家”;两种精神即自强不息、忠诚等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优秀因子和“拉得出,打得响,过得硬”等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三大导向,一是发展导向的文化,二十多年咬定发展不放松,取得巨大经济成就;二是创新导向的文化,通过持续不断的产品创新、设备创新和管理创新,保证企业永续发展;三是和谐导向的文化,与社会各界、与广大消费者及企业内部广大员工和谐相处,形成了一个和谐生动的局面。

  娃哈哈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家”。它包含了“小家”,即员工个人;“大家”,即企业;以及国家三个方面的含义,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

  

 [1] [2] [3] 下一页
来源: 作者: 编辑: 郭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