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新闻 > 时政 正文

[时政]

央行报告称要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2012年07月03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2)》提出,今年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报告》对2011年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报告》认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2011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金融业改革持续深化,整体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运行平稳,政府、企业和住户部门财务状况良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体系总体稳健。

  基于对2011年我国银行、证券期货和保险业的分行业评估,《报告》指出,银行业各项改革稳步推进,资产负债规模持续扩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加强,资产质量整体提升,资本充足水平基本稳定,存款增长放缓,流动性压力上升。

  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表明,以17家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体系应对宏观经济冲击的能力较强,在压力情景下,总体仍能保持运行稳健,部分领域风险值得关注。

  证券期货业方面,《报告》认为,证券期货业健康发展,机构数量和资产规模持续增加,业务创新稳步推进,合规监管不断强化,抗风险能力有所增强。

  保险业方面,《报告》称保险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资产规模持续扩大,机构体系不断完善,保费收入增长,服务领域拓宽,改革创新继续推进,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报告》认为,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国际国内诸多挑战。

  为此,《报告》提出,今年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二、积极推动市场制度建设,完善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三、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完善监管框架,着力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潜在风险,密切关注具有金融功能的非金融机构风险,全面提升金融业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四、进一步健全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丰富和完善政策工具和手段,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来源: 作者: 编辑: 郭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