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非公 > 最一线 正文

珠海:“三纳入、双隶属、一体化”制度破“三难”

2012年12月31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双重隶属 两地有家

  前不久,珠海市汽车摩托车销售维修行业协会党委组织委员刘知鉴刚组织了一场协会党员的十八大学习,今年6月,协会党委正式成立。

  “组织关系在我们这里的有89名,通过‘双隶属’在我们这里登记的党员有150多名,人多了活动开展也更有效了。”党委成立后,协会就开展了“党员示范岗”活动,每个党员,无论是维修人员还是销售人员,必须挂牌上岗。“有客户看到党员的牌子,跟我说,他们把汽车交给我们维修也放心多了。”

  所谓“三纳入、双隶属、一体化”制度,即社会组织在注册登记时,党建工作纳入前置程序;年检年报时,党建情况纳入年检内容;等级评估时,党建工作纳入考核范围。通过社会组织吸收流动党员,建立“党员双重隶属、过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给党员两个“家”。同时以党建带动群团组织建设,阵地共建、资源共享、工作共推。

  “我的组织关系在原单位,是一名流动党员,但却担任起珠海市社会组织总会党委副书记的重任。这放在以前,压根儿不敢想。”得知“双隶属”制度后,潘惠霞便向市社会组织总会提供了有效的党员身份证明,在原组织关系不变动的情况下,同时隶属于市社会组织总会党组织。不仅如此,她还被选举为珠海市社会组织总会党委副书记。

  在“三纳入、双隶属、一体化”制度的带动下,珠海社会组织党组织“应建尽建”目标已100%实现。珠海市汽车摩托车销售维修行业协会和珠海常德商会原先分别有67名和9名党员,都只有一个党支部,通过“双隶属”制度,党员分别增加到89名和67名,党支部分别增加到7个和6个,并于6月底成立了党委。其中,常德商会有近40名党员是组织关系不在商会的流动党员。

  资源也是影响力

  一个周二的上午,崔炜、谢佩娜等6位律师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到红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参加珠海远博社会工作促进中心组织的“温暖一千”帮扶困境党员行动,为老党员、老同志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服务,帮他们答疑解惑。

  其中,一位87岁的老阿姨担心自己百年后,儿孙为遗留的房产发生纠纷,特地前来咨询是否应该考虑立遗嘱避免可能发生的争讼。“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我3个月了。”阿姨走的时候满意地表示,现在终于知道应该怎样立遗嘱了。

  “党建工作开展得成效如何,关键看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罗新安说。珠海市委社会工委在探索破解组织建立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该如何解决活动开展难题和作用发挥难题。

  “从规范化建设入手,抓基层,创特色,求实效,使社会组织党组织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不断强化社会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推动各社会组织围绕发展重心和行业特点找准党组织和党员在社会组织中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一份调研报告中,市委社会工委这样总结。

  珠海市社会组织总会党委利用其组成成员涉及领域广、业务覆盖面宽的特点,征集了62名来自医学、法律、经济、教育、心理界的专家,组建起了社会组织总会专家库,每月在总会党群活动室定期举办各种咨询日活动,至今已举办了“公文写作”、“文书档案管理”、“财税政策咨询”等主题的咨询日17场。

  珠海远博社会工作促进中心党支部成立以后,建立起党员义工队,吸纳了不少来自珠海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珠海松下马达有限公司等国企、外企、民企的党员加入党员义工队,陆续开展了关爱外来建设者的“鲲鹏行动”、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朝阳行动”、关爱大学生的“展翅行动”等公益项目。

  施隆光是珠海市外经贸专修学院的党委书记,学院里的流动党员也不少。“学校里的党员教师都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各类科研竞赛中拿第一的基本都是党员。”施隆光说,为了规范党组织生活,学院党委还制定和完善了六项规章制度,包括党员学习制度、党员行为约束制度、党员奖惩制度、党务公开制度等。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作者: 本刊记者 朱诗意 特约记者 李楠 通讯员 李巧红 编辑: 余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