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新社会组织党建 正文

民生三问·十八大热词:社会管理怎样创新

2012年12月07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二问 政府是“甩手掌柜”吗

  记者:比较理想的社会管理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

  潘小娟: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下,具体的社会管理事务,大量公共服务的供给应该由社会组织来承担。而政府也不能甩手不管,应起到领导、组织、保障的作用。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实现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这样可以更好地、更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

  要形成这样的良性运转,我们首先要合理界定政府的职责,政府要合理适当地限制自己的权力,把一部分权力让渡给社会。这样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才有一个必要的空间,否则社会组织的运行很难进行。

  记者:近年来,地方政府都在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他们的这些举措有什么共同点吗?

  潘小娟:这些年,各地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包括网格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政府事务外包等。我认为,主要有这么几个趋势:一是主体开始多元化,不再只是政府一家来承担社会管理;二是内容开始多样化,涉及面不断拓展;三是在管理方式上,开始由以政府管制为主向社会协调、多方参与转变。

  记者: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有什么共通的理念吗?

  潘小娟:社会管理本身一定要坚持社会公正。

  以人为本是社会管理的根本核心,就是说,社会管理的一切工作都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体现他们的价值,促进他们的发展。以人为本最核心的东西其实是权利本位,表现方式是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人的基本权利。

  另外,一定要坚持社会公正。社会公正是一个社会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是公共管理的价值尺度,也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责。十八大报告也提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是基础、是核心,规则公平是保障,机会公平是公平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为什么这么强调社会公正?如果单纯为民生而民生,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社会管理的任务是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不坚持社会公正的话,可能出现更多的问题,比如开宝马车的人也能住上保障房。这样的情况下,发展民生不但没能解决问题,还会造成更加的不公平。所有的社会管理,都应该秉持社会公正的理念。

  社会管理最终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问 社会组织是“准政府”吗

  记者:社会组织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潘小娟:社会组织应该在政府和社会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通过社会组织,一方面可以扩大公众的参与渠道,另一方面可以拓展政府公共管理的途径,还可以提升社会的自组织能力,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另外,社会组织还可以作为公共服务的承担者。政府的一个职能就是公共服务,但是这并不是说一定要自己提供,而是要保证公共服务的供给,这样社会组织就可以承担公共服务的提供。

  记者:在我国,社会组织表现如何?

  潘小娟:近几年来,社会组织在我们国家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尤其是在四川汶川地震等几个标志性的事件之后,社会组织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在灾后救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日常生活中,社会组织的作用体现得还非常不够。

  目前,社会组织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组织体系的不完善,社会组织在数量上严重不足,结构不太合理,组织类型不够多样,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组织体系。

  另一方面,社会组织的能力还是偏弱,社会组织的项目开发能力,资金筹措能力,人力动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活动运作能力普遍不足,内部管理也不够规范,组织信息不够公开透明。

  记者:社会组织应该如何健康良性发展,合法自理?

  潘小娟:我们要合理定位社会组织的职责和功能,不能把作用夸大。社会组织和政府、市场一样,超出了它合理的发挥功能和作用的边界,就有失灵的可能。

  另外,也不能把社会组织当作“准政府”来看待,要保持它本身的民间性、自治性等特性,才能保证健康发展。

  从政府方面来说,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第一要加强规范,比如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第二要给予必要支持,包括资金的支持,税收方面的优惠,更主要的是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发展的空间。第三要加强监管,对以前监管方面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尽快进行改革,设立备案制度,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等。

  具体而言,首先要对不同种类的社会组织实行分类管理,可以根据社会组织公益程度或活动内容的不同来划分。其次,监管更多要以事后监管为主。最后,应对社会组织进行引导和吸纳,引导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社会组织要通过自身优质高效的服务,来谋得生存和发展。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蒋云龙 编辑: 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