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正文

杭州余杭区

2013年05月10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看四地党委部门如何培育青春正能量  

  坚持把建设一支优秀的团干部队伍作为党建带团建的核心工作来抓,探索建立“发现、培育、选任、保障”四位一体的团干部成长体系。

  杭州余杭区

  创新“发现机制”,选优配强团干部

  着眼事业发展需要,积极遴选储备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团干部。同步推进党团组织和工作覆盖,发现青年人才。抓党和团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一盘棋”,在建立738个非公企业团组织的基础上,依托团组织挖掘青年人才,近两年有370名优秀团员青年实现推优入党。开展各类公选,遴选青年人才。2008年、2010年分别面向全区和全市公开选拔团区委副书记各1名;2010年面向全区公开选拔镇(街道)团委(团工委)书记5名,副书记5名;2010年面向全国公选2名非公企业团干部,有效拓宽团干部选任视野。建立动态储备库,储备青年人才。优化团员青年信息采集系统,每年动态推荐优秀团员青年纳入后备团干部管理。结合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职业化建设,加强与高校的合作,打通高校学生参与企业党团事务的实践渠道。

  优化“培育机制”,锤炼历练团干部

  立足青年干部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完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育模式,帮助尽快成长、尽早成熟。以培训促提升。把团干部培训纳入区委干部培训的主体班次,2012年开展集中培训活动8次,培训团干部726名。利用微博、手机短信、QQ群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向团干部发送“微党课”,去年全年发送36期。以实践促发展。每年有计划地选派团干部到省市团委、“五城一基地”、信访一线、服务窗口和重点工程挂职锻炼。以作风促服务。建立团干部联系服务青年制度,推动团干部积极参与“进村入企”大走访、“联村到户、住夜值班”等活动,提升做群众工作能力。党团组织联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去年共有6080人次团员青年参与扶贫帮困、文明城市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12600余小时。

  规范“选任机制”,用好用活团干部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大胆任用年轻干部,形成合理规范使用团干部的正确导向。强化轮岗输送。在轮岗交流时,团区委书记一般都安排担任重要部门党政正职。镇(街道)团委(团工委)书记一般都兼任重要职能科室领导职务,轮岗时安排相应职级的实职岗位。注重培养使用。去年有17名镇(街道)团委(团工委)书记被推荐为区管副职后备干部,全年提拔的26名区管正职领导干部中有7名具有团工作经历,另有3名在杭州市第九次联合公选中脱颖而出,走上区管领导岗位。积极引导村团组织负责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在2011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村团组织书记进村“两委”班子的比例达到34.8%。加强重点管理。镇(街道)团委(团工委)书记的选拔任用参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有关办法、程序,并纳入区委组织部管理干部的范围。提倡两新组织党组织班子成员兼任群团组织负责人,提升企业团干部的影响力。

  完善“保障机制”,关心关爱团干部

  落实组织保障。各级党委主要领导定期专题听取、研究和指导团工作。把加强对团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作为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述职重要内容。定期谈心谈话,了解掌握团干部思想动态,积极协调各级部门,为团干部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落实待遇保障。明确团区委书记、镇(街道)团委(团工委)书记列席同级党委班子会议。明确镇街和局系统团委书记、副书记享受同级中层正职和副职待遇,在任的镇(街道)团委(团工委)书记任职1年以上的享受乡镇(街道)副职领导干部经济待遇。落实经费保障。全区各级党委对团工作所需的业务经费和重大活动经费均列入财政预算,镇街每年安排团组织经费均在10万元以上。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作者: 编辑: 章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