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企业量大面广、类型多样、各具特色、差异很大。我们一定不能搞一刀切,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全国党建研究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专业委员会在宁波举办“非公企业党建论坛”,这是贯彻十八大精神的一个实际行动。全国各地从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同志、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聚集一堂,共同研讨,相互交流,很有意义。
我认为,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上新水平,要从四个方面努力。
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要有新提高
非公有制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坚定不移的方针政策。
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第一项职责就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对于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企业,包括论坛上几位企业老总的发言,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还要看到,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非公企业快速发展,无论是城镇就业岗位还是新增就业岗位,80%~90%都在非公企业。非公企业职工在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中已占到多数,现在,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达到2亿,非公企业党组织和企业中的党员已有相当规模。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非公有制单位有450多万名党员,党组织46万多个。浙江目前已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4.8万多个,覆盖了29.2万家非公企业。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对于在非公经济领域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意义重大而深远。所以首先我们还是要在重要性上有所认识。
对党组织的功能定位要有新认识
2012年上半年,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尽管这是一个试行意见,但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件,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许多重大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文件首次明确非公企业党组织应当发挥“两个作用”,指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在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这个功能定位是在总结多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实践经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研究提出来的,凝聚了党内外包括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广泛共识。
这个功能定位与其他领域的基层党组织有共同之点,也有不同之处。
共同之点都是“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是从战争年代就沿用的。我们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战斗堡垒”的含义有了新的时代内容。我理解,这就是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用。这十六个字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战斗堡垒作用的具体内容。不光是农村、企业、高校、机关、非公企业,所有基层党组织都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都要发挥十六字作用。
在“两个作用”的表述中,“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体现了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属性和重要地位,主要指党组织在企业职工中应当起到思想上的教育引导作用、组织上的团结凝聚作用、工作上的鼓励促进作用、生活上的关心扶助作用、利益上的维护代表作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体现了对非公经济领域党组织的特殊要求,因为这个提法就在非公企业里,主要指党组织要引领企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促进企业尽到社会责任、保证职工的合法权益和正当利益。提高对这“两个作用”的认识,并找到发挥这“两个作用”的有效途径,是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关键。我们总是讲要提高科学化水平,我认为,一个关键就是要提高认识,一个要找到实现这种作用的途径。
党组织发挥“两个作用”要有新途径
非公企业发挥好“两个作用”主要通过履行六项职责来实现。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特别是浙江、江苏、广东等非公经济发展较快、非公企业党建起步较早的地区,在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方面作了不少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
这些经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断创新和拓展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比如,以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为着力点,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员群众和企业出资人的教育引导,引领企业正确发展方向;以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为着力点,带领党员职工积极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真正体现“党建抓好了也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以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为着力点,在帮助企业招才引才、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方面下功夫,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着力点,在引领先进企业文化建设上下功夫,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发展软实力;以凝聚各方人心为着力点,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非公企业从“生存与利益共同体”向“命运与发展共同体”转变;以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着力点,引导企业诚信经营,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使企业意识到履行社会责任是树立品牌形象和信誉、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这些来自实践的经验非常宝贵,我建议进一步梳理,结合企业的实际,要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
前不久全国党建研究会非公专委会组织开展了“两个作用”征文活动,征集到的论文中提出了不少具体办法和富有启发性的思路,为深入研究这个重要题目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希望大家继续研究,不断深化认识。
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要有新探索
非公企业量大面广、类型多样、各具特色、差异很大。我们一定不能搞一刀切,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非公企业党建具有很强的开创性、探索性。既要继承和发扬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许多好传统、好做法,又要从非公企业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新的理念、制度和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有很多问题还要进一步探索研究,比如,如何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这个中心开展党的工作,发挥党员的作用?我认为这还是一个核心问题,我们整个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企业来讲,就是要围绕企业的发展,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这一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
如何依法维护包括职工群众和企业主在内的各方合法权益,在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更好地发挥党组织作用?这也是非常具有非公企业特点的,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如何真正为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服务,建设具有非公企业特点的服务型党组织?这也是十八大报告提出来的,要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对广大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企业党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企业文化建设,这种对职工的心理关怀、心理疏导,包括我们昨天看的,心理咨询室,这种即时解决职工群众中的一些心理上的咨询需要、人文关怀。
如何发挥企业经营管理者,包括我们的企业家,在企业党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党建工作,不仅仅是党务工作者在做,如果我们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我们的企业家,我们的老板,都在关心,都在重视,都在做,那企业的党建工作面貌就大不一样。
如何加强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两支队伍的建设问题,如何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的教育引导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并不断上升到理性认识。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