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党组织在企业的法人治理机制中的作用,正确处理加强党建工作与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上海市社会工委对上海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法人治理机制的融合历程进行了调研梳理,形成了《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关系研究》的调研报告,本文为该报告的节选。
阿里巴巴集团集体婚礼。 张关春摄
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引导企业树立科学治理理念
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引领正确发展方向。上海市非公企业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等形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时事教育,引导非公企业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保证、监督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非公企业贯彻实施,帮助非公企业经营班子从政治和战略大局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引导非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非公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团结教育引导业主跟党走。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推动企业树立科学治理理念。上海市非公企业党组织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通过多种途径推动企业树立科学治理理念,一方面,强调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的独立统一;另一方面,强调把“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重视职工在企业法人治理体系中的地位。
引导双向进入,推动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决策、监督、管理环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推动设立职工董事,完善董事会结构。近年来,上海市各级党组织积极推进职工董事制度的建设,董事会的人数集中在3~7人。部分企业党组织探索推进企业建立结构更为科学合理的董事会,上海凯利纺织五金有限公司早在2005年就建立了职工董事制度,并制定了《职工董事工作制度》、《职工董事选举办法》等制度,确保企业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参与企业决策,使企业管理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
强化监事会作用,完善企业监督治理机制。党组织通过积极参与企业监督治理,健全企业监事会制度,完善监督机制。据调查,有61.34%的被调查者认为党组织具有很大或较大监督作用。在上海富大胶带制品有限公司,企业监事会的监事长由党支部书记担任,党支部书记代表党组织出席公司高层领导会议,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充分发挥党组织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促进党建融入企业管理。非公企业党组织,一方面通过推荐使符合条件的企业党组织成员通过法定的程序进入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另一方面,将符合条件的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成员,按照党章及有关规定发展成党员。调查显示,企业负责人和党组织负责人充分肯定了党组织在企业治理中作用,都希望发挥更大作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成为实现公司治理结构与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有机结合的有效办法之一。
推动职工参与企业治理,规范企业运作体系,完善企业治理机制
推动建立职工参与企业治理的制度。职工参与公司治理,既是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也是缓和劳资冲突以提高企业组织效率的需要。上海非公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创造条件让职工参与企业法人治理。一是积极发挥职代会及工会在企业中的作用。调查中,61.06%的企业成立职工代表大会,上海隧桥特种橡胶厂党支部积极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每年召开两次职工代表大会,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职工的收入分配、工资奖金情况、职工的福利待遇情况、招待费用等情况向广大职工群众进行通报,增进了经营者与职工群众的沟通和理解,保持了和谐、稳定的企业劳动关系。二是逐步推进董事会、监事会的职工代表制。职工董事、职工监事是职工委派自己的代表,通过股东大会进入公司领导机构,是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和监督的重要形式,也是职工维护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体现。三是探索建立推动职工有效参与制定企业制度的相关配套机制,探索尝试建立工人董事制度及相关机制,使职工真正起到参与企业管理的作用。
加强公司法贯彻力度,推动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办法。企业党组织积极向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宣传公司法,推动企业根据法律规定完善企业治理,并根据企业实际制定内部管理办法、规则,推动企业科学治理。上海舜枫龙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党支部向企业决策层积极建议制定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和作业流程,在党组织的努力下,公司完善了8项管理制度,并与各部门领导签订了安全生产管理和综合治理进企业责任书。
打造和谐内部环境,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企业治理水平
在调查中,党组织在企业中承担了部分行政职能,主要表现在企业宣传及文化策划、安全保障、人事及考核、参与制定企业的基本管理制度、监督等方面,党组织还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企业的决策,如参与制定企业职工工资和福利保障、制定企业的基本管理制度、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决定企业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等。调查显示,有效协调各方利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人力资源等是企业党建工作发挥有效性,提升企业治理水平的重要方面。
积极有效沟通服务,打造和谐内部环境。非公企业党组织积极为员工权益保障服务,建立健全党组织协调各方权益的机制和平台,维护职工、业主和社会等各方合法权益,实现业主、职工和社会的共赢。协助企业建立健全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按时签订和执行好劳动合同,落实员工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建立科学的工资增长机制。调查中,有51.08%的企业负责人认为党建工作在协调劳资关系方面具有较大作用,23.54%的企业负责人认为具有很大的作用。党组织支持工会依法维护员工的各项经济权益和民主权利,保证党和国家各项劳动法规政策真正贯彻落实。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倡导核心价值观。调查显示,53.13%的企业负责人认为党建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具有较大作用,23.54%的企业负责人认为具有很大的作用。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是党组织实现柔性管理、发挥有效性的重要渠道,广大非公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倡导健康有为的价值标准,充分发挥党建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党组织结合企业实际,提炼出易记、易懂,思想性、操作性较强的企业文化理念,制定积极向上、廉洁诚信的行为规范,作为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行为准则,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执行力,努力在企业中实现价值认同、目标认同与文化认同,形成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
发挥人才工作优势,培育企业人力资源。非公企业党组织积极探索建立党组织参与企业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对工作绩效考核的新机制,形成企业行政为主、党组织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调查显示,49.96%的人认为党建工作在加强人事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较大作用,14.90%的人认为具有很大的作用。非公企业党组织引导非公企业树立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的意识,着眼于非公企业发展需要选拔人才,积极帮助非公企业物色、发现、推荐懂经营、善管理、技能好的高、尖、精人才,加强开放型、创新型、科技型人才的选拔和引进。组织实施“双培双推工程”,把非公企业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非公企业的优秀人才,把优秀党员人才推荐进非公企业管理层和党组织领导层。通过创办员工学校、开办员工培训班、建立委培基地和开展党员员工业务技能结对帮扶、师徒制度等多种形式,实施员工素质提升工程,增强员工的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提高员工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使非公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知识型员工的聚集高地。
探索引入外部组织或力量介入企业治理,塑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推动建立企业外部治理机制
探索加强银行等金融机构介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金融危机中,部分企业党组织整合自身资源,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融资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而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条件介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促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挖掘整合外部资源,塑造良好发展环境。非公企业党组织妥善协调好企业与地方党委、政府及部门、社区等社会各界的关系,积极反映企业的合理诉求,协调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维护企业的正当合法利益。调查显示,51.19%的人认为党建工作在引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具有较大作用,22.46%的人认为具有很大的作用。党建工作在加强企业与所在地相关部门联系方面,53.28%的人认为具有较大作用,24.02%的人认为具有很大的作用。党组织积极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并积极开展企业党组织与农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为非公企业发展拓展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