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矛盾集中涌现,民企员工的政治立场、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各方面都受到严峻考验。如何在新形势下有针对性地做好民企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民企健康有序发展,重庆市委新经济社会组织工委为我们提供了《重庆市民营企业员工思想动态调研报告》,作为思考依据,本文为《报告》节选。
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员工的思想动态是最敏感的核心问题。要针对民企员工的思想实际,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热情,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
支持企业发展壮大,营造宽松外部环境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民企发展壮大是向员工提供物质保障的基础,是员工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支持和引导民企持续健康发展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民企员工生存、就业与发展的问题。支持民企发展壮大,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一是深化改革,扩大民企市场准人。当前民企集中的竞争性行业已产能过剩,而在一些垄断行业、基础设施和某些有较高回报率的重要领域仍以行业准入门槛的规定限制民营企业进入。对此,应该继续深化改革,打破行业垄断,营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扩大民企市场准人,促进民企进一步发展。二是完善落实政策,扶持民企发展。完善落实《重庆市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意见》,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送政策上门,将各业务环节互相联系,多项业务一起办理,一起完成,减少环节,简化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税务、工商等主管部门应根据企业实际,适当减少企业在税收、管理等方面的费用切实解决企业在办理业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和落实有效措施,保障民企生产经营中用地、用水、用电的需求,扶持民企发展。三是突破融资瓶颈,助推民企发展。通过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与国有商业银行形成优势互补、覆盖面广、机动灵活的融资体系,激活市内资金,设立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鼓励新技术研发等措施突破民企融资瓶颈,助推民企发展。四是转变政府职能,服务民企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服务意识,严于律己,加大反腐力度,保持对腐败行为的高压态势,纠正官员在企业中的不良作风,倡导公平正义,严防对民企“吃、拿、卡、要”等现象发生,降低企业发展负担,为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提供广阔空间,营造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
改善员工生存状况,提高其经济和政治地位
民企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相结合,把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同维护员工的经济利益、民主权利统一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一是落实民企员工社会保险制度。加大对民企的监督力度,督促民企为员工购买“五险一金”,保障民企员工社会保险全覆盖。制定针对困难员工定期发放补贴办法,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减轻因企业歇业、倒闭给员工带来的生存压力,使员工摆脱对企业主的过分依赖,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感,以养成民企员工健全独立的人格。二是落实民企员工休假制度。善待员工,就能助推民企发展,民企要参照国家法定休假制度,制定可行的休息、休假制度,落实节假日加班薪酬保障机制,保护民企员工的合法休息、休假权益。三是落实民企员工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大对民企员工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宣传和落实力度,尤其是落实生产一线民企员工签订用工合同,利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根据物价指数的上涨,适时提高员工的最低工作标准。在追求效率优先和公平竞争的同时,适当顾及和保护低收入阶层的利益,要把追求经济效率的市场机制与维护社会公平的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四是落实民企员工合法权益保障制度。民企党组织、工会要健全民企员工合法权益保障制度,普及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知识,按国家法律规定的程序积极维护民企员工权益。出现劳资纠纷、工伤事件时民企党组织、工会要及时沟通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民企员工权益。五是落实民企员工参与企业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制度。通过立法、制定政策措施等途径建立健全民营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广大员工通过各种途径,参与企业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增加民营企业员工所占比例,提升民营企业员工的话语权,培育和塑造民企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制度是民企健康运行的保障,是民企员工行为的准则,只有切实做到制度管人、规范办事,才能为民企提供良性发展的空间。一是要推行人本化管理机制。要坚持“以人为本”和“服务员工”的理念,认真研究员工的真实需求,切实关心员工的个人发展,整合企业现有资源,把握思想脉搏,及时抑制员工的消极情绪,让员工循序渐进地工作,为广大员工提供综合性、亲情化服务,培养员工的企业归属感。二是制定民企员工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员工评价体系,根据岗位特点和企业实际,制定岗位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与选人用人,职务升降、奖惩任免、辞职辞退等制度结合起来,以岗定责、易岗易薪,对技能最差的人员,解除合同或予以辞退,真正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机制。通过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促使企业员工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三是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实施管理层与员工、部门之间和员工之间三维立体沟通模式,消除管理者与员工的心理隔阂,让员工结合本职工作参与管理,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释放员工的最大能量,提升企业的科学决策能力和整体执行能力。
健全党群组织,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党组织、工会等党群组织是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责任主体。一是建立高素质政工队伍。不断完善民企政工干部的选拔、救育、培养、考核和激励机制,推进民企政工队伍正规化、制度化、常规化建设,为民企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尤其是要认真落实激励措施,强化组织保障,鼓励企业政工人员热爱本职、勤奋工作、勇于创新,凡做出成绩和有贡献的,同企业行政、科技人员一样,予以表彰和奖励。二是争取民企业主的大力支持。党群组织在民营企业中的地位以及民企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主”的态度。要强化对民企业主的教育引导,加强与业主的交流沟通,积极争取业主对党群组织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特别是对那些支持党建工作并做出突出成绩的民企业主,要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和表彰,在“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职务安排,劳动模范评选等方面予以考虑和倾斜;对那些有条件建立党群组织而长期不建的民营企业,不能评为各级的先进单位,业主不能评为先进模范人物。三是建立健全民企党群组织。落实工作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党组织的单独组建率,明确专兼职党组织负责人的职级、待遇和职责,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尽快建立健全其他群团组织,形成“党群共建”的工作格局。四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经常性教育机制。民企党群组织要把教育管理和服务关怀有机结合起来,让员工懂得不管企业怎么发展,员工始终在生产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各种活动载体在员工中大力倡导“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思想,把员工与企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时,为民企员工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对民企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需求给予热情帮助,使其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五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民企党群组织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健康有效的活动,摆脱单一灌输式的活动方式,把交心谈心、定期走访、外出交流学习、设置热线、网上交流、文娱活动等方式应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在民企员工红白喜事时,给予看望慰问;在民企员工遇到困难时,要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用高质量的精神产品去提升民企员工的精神境界,陶冶他们的情操,自觉抵制各种腐朽、丑恶、消极思想的侵蚀,培养民企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员工的工作本领和适应能力
在“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主题的背景下,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是强化员工的工作本领和适应能为的重要一环。多数民企员工愿意接受“工作业务技能”、“思想政治理论”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技能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对此,要紧紧围绕民营企业发展的重点、民企员工关注的热点、工作落实的难点,对民企员工开展专题性教育、课题性调研、对策性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使其得到全面发展。一是加强政治观念教育。引导员工主动了解国家政策信息和企业发展方向,运用改革开放的现实成就和广大员工的切身实践,对广大民企员工进行生动的、科学的、有说服力的理想教育。教育民企员工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树立大局观,开阔视野、开阔思路、开阔胸襟,以开放的心态和思维认识企业的发展形势,以主人翁的态度立足于企业发展的角度认识问题。二是加强市场经济教育和法制观念培训。引导民营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价值观念,增强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自立、自强意识和能力;同时,坚持不懈地开展普法教育,让民企员工学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并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违法行为作斗争。三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制定出台经营管理和技能人才培训实施意见,不断增强民企员工生产操作能力,打造一支知识型和技能型兼备的民企员工队伍,提高工作效益,以适应企业竞争的需要,把精神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四是加强员工心理承受能力培训。良好的心理教育、疏导和训练,能够增强员工的意志力、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和自控能力,还能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贡献意识、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交流、学习、增加民企员工内部交流机会,促使民企员工突破原有的惯性思维局限,树立信心。通过加大对民企员工的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进而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