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基层书记 正文

吴承庆:为7000党员当家

2013年05月19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10年时间两个坚持

  “我做了近10年的非公党建工作,可以说有些经验,但这个课题,我们还需要更多探索。”吴承庆说,这么多年,开展党建工作,他一直有两个坚持。

  坚持的第一条,就是“扎实的基础工作”,苏宁的党员数名列全国民企第一,基础工作尤其重要。

  “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其他什么地方的党组织,第一步就是基础工作要做好,如果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是一笔糊涂账,那还怎么发挥作用?”说起这个问题,吴承庆很严肃,他认为现在有些非公党组织喜欢搞“花架子”,而像组织关系、党费缴纳、党籍管理等这些基础工作却做得不细、不严格。

  他经常关注其他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他也看过《红豆集团党建工作标准》:“这说明,大家都在探索,是个好现象。”

  第二个坚持是,非公企业党建一定要围绕企业发展来开展活动。“党组织的生命力在于有活动、有载体,落脚到非公企业中,就是要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有利于树立企业社会形象。”

  在苏宁,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就是“党员先锋队”。

  苏宁几乎每周都会新开一家连锁店,每家连锁店从拿到店面到正式开张,一般只需一个月时间,如此快速,是因为当地公司的党员先锋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装修、柜台搬运、各种布置,党员都是加班加点做的。”吴承庆说,这已经形成苏宁的一种企业文化。

  自2006年起,苏宁还启动了“1+1阳光行——苏宁社工志愿者行动”,承诺每名员工每年捐出1天的工资用于公益事业,奉献一天的时间参加社工活动。如郑州分公司的党员们身披绶带,发挥专长,走进社区开展家电义务维修活动,为社区居民答疑解惑;盛夏酷暑,走上街头为辛苦的警花送上矿泉水……

  进社区慰问贫困老人,到福利院与孩子们做游戏,高考时组织专车接送贫困考生……在苏宁,这样的党员活动很多很多。

  自己的“秘笈”

  苏宁有近百个党支部,有人数众多的党员干部,分散在各个城市,很难聚在一起开会,但每位支书上任,都会在第一时间收到吴承庆的邮件,里面写着党支书的职责和任务。

  “内容都是从我的‘工作宝书’——《党委书记》里摘抄出来的。”吴承庆说,他向公司里每个做党务工作的人推荐这本书。

  “每当我有什么不明白或不好把握的地方,我就会去翻翻,总能在里面找到答案。”这本书,已经被吴承庆翻得毛了边。当然,作为苏宁的党委书记,学习,绝不止于此。

  “看了很多,在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所以我很想写本书,专门讲苏宁党建的发展,把我们的体会跟大家交流一下。”

  这其中一条经验,就是如何管理好分散在全国的党员。除了给党支书们发邮件传授经验,吴承庆还用一招打破了空间的限制——网络视频党课。每年,苏宁会有两次这样的视频党课,一次在5月,另一次在10月。

  “有时是公司里的党务工作者,有时是我们从党校里请来的专家,几千名党员分别在各处的活动室内一起听课。”吴承庆说,网络党课都是结合当时的社会热点,结合苏宁发展的实际情况。有一节党课就是以“五一黄金周销售和做好旺季大忙工作”为主题,教育党员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党课选题紧密结合企业发展主题,联系自身情况,让我们受益匪浅。”苏宁的一位普通党员曾这样说。

  苏宁还借助集团网站、OA办公自动化系统、集团办公室简报、苏宁月刊等信息化手段,快速、及时、高效地组织党员学习交流党建工作信息,宣传优秀党员事迹。

  “信息化是一个企业走向现代化的必备条件,也是解决非公企业党建人数分散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吴承庆说,苏宁的内刊都做成电子书的样子,传送方便,也显得更漂亮。

  苏宁党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吴承庆办公室里几个党委工作人员都是年轻人,这位老书记很得意自己的队伍:“有干劲,有朝气,就会有创新。”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作者: 本刊记者 朱诗意 谢庆梅 编辑: 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