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正能量”、解说“中国梦”。一词至简,背后却有宏大叙事。揽此十词,说说2012的中国、中国非公党建。
中国梦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每个人都有梦想。现在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何谓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的一种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定义“中国梦”。
“中国梦”一词随后走红。“梦”字也因此当选了2012年国内年度汉字。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评论说:“一个字,寄托家国情怀,也蕴含个人梦想。家国之梦,是个人梦想的累积,也是个人梦想的护卫。这是中国人的合声、中国梦的指向。”
正能量
“正能量”,即“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源出英国心理学大师理查德•怀斯曼的新书《Rip it up》,该书在2012年被译名为《正能量》介绍到中国。
“正能量”一词最先高频率见诸网络,在伦敦奥运会火炬传递期间,有超过50万网友参与了“2012年互联网最大规模事件”——“点燃正能量”网络活动。
如今,许多领域纷纷借鉴这一时髦词,提出“职场正能量”、“企业正能量”、“党建正能量”等概念。这一词甚至进入官方文件,频频为各级官员所引用。2012年12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同月,习近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指出,“中美双方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积累正能量。”
从“给力”、“HOLD住”到如今“正能量不熄、未来梦不灭”,一个热词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动力引擎。
标准化
继红豆集团高调提出党建标准化以来,2012年,非公企业党建标准化呼声日高。
2012年4月,浙江召开全省非公企业党建标准化现场推进会,富阳、定海标准化经验受关注。
其实,早在十年前,温州乐清企业华仪集团就开始进行党建标准化探索,并实施ISO认证。
作为党建新领域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标准化是随着党建科学化水平提高而成为关注的焦点的。2012年,“标准化”一词在各相关的党建场合被频频提起。
对于非公领域党建工作,此前各地自主探索试水居多,中央并无明确的规范意见。近年来,随着非公领域党员、党组织数量的不断增长,“标准化”的呼声也越来越响。红豆集团编撰出版《红豆集团党建工作标准》一书,归纳了党建工作的10项主题,一时被许多企业党组织引为示范。
201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可以说是在总体上明确了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的任务。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标准化,要言之就是把企业在党建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党建理念、规章制度、方式方法、工作流程及载体资源等进行整合论证,建立一系列科学、规范的程序来执行并推广,使得党建工作有目标、操作有依据、活动有载体、质量有考察。
截至2012年12月,全国非公有制领域已经有450多万名党员,建成党组织46万多个。这为“标准化”的推进提供了成熟的量的条件。可以预见,非公领域党建标准化探索在2013年将有新热潮。
双强六好
2012年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中,进一步明确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体制机制,提出了“双强六好”概念。
“双强”是指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强、发展强”,“六好”是指“生产经营好、企业文化好、劳动关系好、党组织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社会反映好”。围绕文件要求,各地广泛开展“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和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公开承诺等活动,促进企业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培育了一大批“双强六好”企业党组织,纳入直接联系和重点管理范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大课题,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双强六好”的提出,扎实推进了新一轮的“强基工程”,不断把非公企业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为各地实现党组织在非公领域的全覆盖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三个两”——两个覆盖、两个作用、两支队伍
2012年3月的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在会见会议代表时指出:“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抓好‘两个覆盖’、发挥好党组织‘两个作用’、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很重要。”
抓好“两个覆盖”,就是要抓好党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加大党员发展力度,做好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和引进党员职工工作,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增强党的影响力。发挥好党组织“两个作用”,就是党组织要在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引领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创先争优推动企业发展贯穿党组织活动始终。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就是要加强党组织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为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这一讲话让“两个覆盖”、“两个作用”、“两支队伍”成为2012年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解难破难的焦点。
基层组织建设年
2012年,是创先争优的第三个年头,党中央确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中央组织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要求以“创先争优迎十八大”为主题,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把基层组织建设年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从2010年突出推动科学发展,到2011年突出服务人民群众,再到2012年突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各地创造推广的“一定三有”、“四议两公开”、“三有一化”、“承诺践诺评诺”等做法,使许多基层组织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基层组织缘何受到中央如此‘厚爱’?”“创先争优首要任务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年”话题也引发了网友热议。《人民日报》评论员指出:“我们党是由38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8000多万名党员构成的大党,当前基层组织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通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让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
职业化
职业化,体现在工作技能职业化、工作形象职业化、工作态度职业化、工作道德职业化上。
近年来,党务工作者职业化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领域的一个探索热点:浙江温州连续三年面向全国公开招选党组织书记人选,不断推进公开选聘工作常态化;上海静安推出基层党务工作者“金字塔”式职业发展阶梯机制,强化职业考评;四川南充探索建立了党组织带头人考核机制;湖北当阳实施“红领计划”,通过公开选拔、资格认证、明确身份、颁发津贴、激励保障等措施,逐步实现党务工作者职业化;江苏泰州研究出台《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职业化管理办法(试行)》;浙江余杭将“党务工作”纳入非公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的一个“职业岗位”,全面推行资质认证制度。
201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明确要求:“通过多样化选用、规范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制度化激励等途径和方式,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专兼职结合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以此为契机,各地纷纷加大了非公领域党务工作者职业化探索的步伐。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