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好,我来自吉利集团台州路桥基地,我叫吕义聪。”2013年5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表彰活动上,当习近平走近时,吕义聪激动地说。
习近平握着吕义聪的手,微笑着问:“李书福认识你吗?”
“认识,认识!我是吉利从一线员工自主培养起来的青年技术人员,董事长认识我!”吕义聪自豪地说。
从知道自己获得全国青年五四奖章,到搭乘飞机赴北京领奖,前后不过24小时,1985年出生的吕义聪说自己像做了场梦。“我是独自到浙江打拼的一个异乡人,从没想过能获得这样的荣誉。”
“车迷”的梦想
车是吕义聪最大的爱好。小时候家里有辆自行车,他就经常捣鼓着拆拆装装,为此没少挨批。
17岁那年,父母先后去世,吕义聪只能辍学,孤身一人从安徽滁州来台州投奔姑姑,24小时的卧铺大巴,他哭了一路。“当时觉得眼前一片灰色,觉得自己没有未来了。”
来到台州,喜欢车的他来到一家汽车修理铺当起了学徒,一点点摸清了车的门路。“修车修久了,我就想看看车子是怎么造出来的。”
2006年,吕义聪到吉利汽车金刚公司应聘,在一段时间的流水线操作工锻炼后,他成为一名整车调试员。从此,他一头扎进了汽车的王国,贪婪地学习着有关车的一点一滴。
整车调试因专业被分为四个小组,有的专攻电器,有的专攻底盘,每个小组的成员只要对自己领域的技术了解就行。但吕义聪不满足于此,他到每个小组去“蹭技术”,成为了调试员中的“全能选手”。
汽车,从此成为他生活的全部。他常常一个人钻进成品车里研究汽车故障,一钻就是几个小时。弄懂了一个原理,他会像孩子般兴奋;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他就赶紧把处置模式记下来。
学到了技术,吕义聪还自学着看原理图。那时的吉利汽车返修率挺高,吕义聪总觉得不能采取出问题就修理的方式,而要看懂设计图,从原始图上找问题。
他的床头贴着巨幅的汽车原理图,床边更是放满了各类汽车书籍,他曾用两个月时间看完了汽车专业的五大本本科专业教材,那阵子,宿舍里桌子前的那盏小台灯,总是要亮到一两点才熄灭。
对汽车结构原理的了解,加上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吕义聪在短短一年内就成为技术上的高手。
2007年,金刚公司承接284辆出口车订单,即将交付时,发现汽车有异响。工作人员都来到了生产现场,所有的可能性都摸排了,所有该更换的零部件都更换了,还是没能排除故障。吕义聪坐上一辆故障车试验,半小时后,他告诉大家,动力转向液壶和发动机怠速控制阀出现了问题。打开一看,问题果然在这里。
这一年,吕义聪还获得了全国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获得了浙江省职工技能状元金锤奖,他开始在公司崭露头角。
因为技术能力过硬,吕义聪在2011年6月被调入了技术质量科负责产品质量管理和技术改进,这也与他一贯的想法符合:从源头上减少车子的故障率。他花了一个月时间把自己这些年的经验与理论知识写了下来,编成一本小册子。“这样新手就能有一本指导手册了,学得也会更快些。”
调入新部门后,吕义聪更忙了,他不仅要处理生产线的故障问题,还要负责调试员的培训,另外还要找出各款车型在设计、生产上的不完善之处。据不完全统计,仅2012年,吕义聪就拥有50多项改善创新成果,其中《变速器油封装配工具》、《空调制冷系统效果提升装置》获国家专利。去年9月,“吕义聪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命名挂牌。
最近,他又开始学习三维软件、学习英语。“公司经常有国外的技术专家过来,英语不好就没办法跟他们沟通。”吕义聪的桌子上又新增了厚厚的专业单词书,“等我把口语练好,就可以多一种学习的途径了。”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