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基层点睛 正文

事业骨干——江苏昆山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纪实

2013年06月21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超过退休年龄5年,陈惠芬却退不了休。“我们是家族企业,但也不能没有党委书记。”公司董事长对她说,“你可是我的主心骨,我不退休你就不能退休。”

  在非公经济占经济总量98%以上的江苏昆山,有数千名陈惠芬这样的党组织书记活跃在非公企业里。他们与劳资双方休戚与共、血肉相连,让党组织在新经济领域绽放出无限活力。

  可喜的是,在连续8年稳居“全国百强县”之首的同时,昆山率先实现党组织在非公企业的“全覆盖”,应建已建率动态保持100%。

  “这个组织是来帮我们解决问题的”

  “最初,非公企业老板本能地对党组织进企业有所顾忌,甚至非常抵触。”陈惠芬回忆,1996年受昆山开发区党群部指派,时任国企副总的她初到台资企业沪士电子组建党支部时,被董事长吴礼淦安排和司机共用一张办公桌,而员工们对她的到来也表现得十分漠然。

  受到冷遇的老党员陈惠芬选择迎难而上。经过认真思考,她确定了“与业主情相融,与员工心相通,与企业利相合”的融和工作法。

  她从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入手,积极为大家争取各类保险和保障。1998年,她还说服董事长出资为骨干员工建造廉价商品房。员工得了大实惠,公司也不吃亏,稳定了大批优秀人才。

  此举确立了党支部在广大员工心目中的威信。大家开始主动向组织靠拢,纷纷提出入党申请。随着党员数量增长,党支部迅速成长为党总支,并于2007年组建了公司党委。

  很快,陈惠芬的融和工作法在昆山全市得到推广。越来越多的非公企业党支书和她一起,不断探索有效路径,与劳资双方建立起和谐关系。

  多少次,公司接到紧急订单,按部就班根本来不及。党组织总会第一时间组织党员职工攻关,确保订单按时完成。纬创集团党员李琳曾经一个月加班195个小时,为公司争取到大笔订单。仁宝公司党员们自发组织报关培训,创造了“昆山通关效率”。党员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生产力。

  “这个组织好,有号召力,有凝聚力,是来帮我们解决问题的。”没过多久,企业老板们就有了这样的共识。

  “在非公领域开展党建工作,需要大胆开拓创新。”昆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军说,“只有把党的要求与企业需求、群众利益相融和,建立起党员、群众、业主的血肉联系,才能切实巩固党在新经济领域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1] [2] 下一页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记者 罗旭 苏雁 编辑: 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