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他故事 正文

不一样的艺术节

2013年07月10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宋清茹

  工友之家志愿者,长期在打工子弟学校教课

  从大一开始,我就开始在同心实验小学给孩子们上美术课,现在我已经在一家做节能环保产品的企业里做了两年多的设计师了。

  最初我只是抱着一种很想帮助孩子的心态,也并不了解这些孩子的真实生活,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老师。但是与孩子慢慢接触之后,我发现这些孩子都有自己很奇妙的小世界,我便开始学着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

  还记得带一群孩子去写生,大家都在画社区里的场景,有个二年级的小男孩却一直在画一片叶子,当时已是秋季,叶子在树枝上摇摇欲坠。我问他为什么只画叶子,小男孩一开始不说话,我就在一旁陪着他画,后来,他边画边说,我觉得这个叶子飘飘的,就像是我的生活一样,也是飘飘的。

  我当时听了就傻愣在那里,这才是个二年级的孩子,我都不知道这么小的孩子也会对自己的生活有这么强烈的感知。

  儿童艺术节我每次都参加,还有一年做了主持人,其他的时候我就会充当摄影师,我喜欢拍那些孩子们最真实的笑脸、表情,我喜欢拍他们等待上台的样子,拍他们吃到美食开心的样子,我也很喜欢拍他们挂在心愿树上的小纸条,有一张纸条上写着“弟弟的病快点好”,还有一张写着“希望爸爸妈妈不要这么辛苦”…… 

  沈金花

  同心实验学校校长,第五届新公民儿童文化艺术节主持人

  6月1日早上8点多,我还没到现场,远远地就听到了音乐声,等我走进去,看到里面已经热闹得很了,有孩子在志愿者的带动下跑上舞台唱歌跳舞,有个小男孩上了四次台,还每次都换同伴,特别可爱。

  我们办这样的艺术节,设置这些环节,不仅是想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节日,更是想让这些孩子能有个机会表达自己的心声,并且让这些心声被听到。在很多地方,他们都被代言了,那为什么他们自己不能站出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呢?

  当更多的人看到这些孩子的生活、想法,就会有更多的人来了解、理解这些孩子,现在所说的新居民融入城市,这是双向的,外来者要学着适应这个城市,这个城市也应该更开放地接纳我们。

  在艺术节前一天,我们同心学校也给孩子们过六一,有个六年级的小女孩叫闻紫炫的,平时非常安静,几乎不会出现在任何需要表现的场合,这次她主动说想要当主持人,并坚持了下来。那天早上,我看着她脱下平时穿的很普通的衣服,换上了一条粉色的连衣裙,手里拿着主持稿,我觉得她一下子就像换了个人,充满了自信,她说这是她最难忘的一个节日。 

  孙元

  同心实验学校音乐老师,工友之家核心成员之一,负责儿童项目

  2005年,我从河南老家来到北京,工友之家的发起人孙恒是我的好朋友,当时他办起了同心实验学校,缺少音乐老师,我也觉得在老家待着没有意思,便来帮他。

  我们是2009年第一次筹划办儿童艺术节,就像孙恒说的,当时我们发现打工子弟学校内部没有太多的文化活动,特别是学校与学校之间,联系更少,而这些孩子们正是天真烂漫、喜欢表现、喜欢参加各种活动的年纪,于是我们便商量着办一个属于流动儿童自己的艺术节。

  今年已经是第五届了,每次我们都要花一个多月的时间准备,组织节目、报名,准备场地、道具,还要做好当天的人员分工,这几天我熬了好几个夜了。

  在艺术节上,我们既要顾及孩子的安全问题,也要给孩子们创造尽可能展示自己的空间,忙得就像打仗一样,不过,看到孩子们玩得开心,我也就开心了。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作者: 本刊记者 朱诗意 编辑: 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