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正文

往事:商界大佬的高考经历

2013年08月09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高考,是许多人人生都要过的“独木桥”,企业大佬也不例外。让我们盘点几位大佬的“高考回忆录”:

  马云:三次参加侥幸上本科

  1982年的时候,18岁的马云迎来了生命里的第一次高考。不过马云并没因数学不好而退缩,反而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因为在他的报考志愿表上赫然写着:北京大学。

  那年的高考成绩马云也算创造了个小奇迹,数学成绩——1分。

  心灰意冷的马云去宾馆应聘服务生,结果因为长得有点儿歪瓜裂枣的意思,愣是让老板给拒了。通过找关系,才做了一份给出版社送书的活儿。也许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吧。

  但是这时候路遥的《人生》改变了马云的想法,马云开始了艰苦的复读,并在19岁那一年,再次高考。这次,他的数学成绩实现了同比1800%的迅猛增长——19分!

  马云又开始一边打工一边复习。20岁那年,他毅然参加了第三次高考。这次考数学之前,马云背下了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中就一个一个套。用这种独门绝技,马云这次数学的考试成绩及格了!79分。

  虽然数学成绩大幅提高,不过他总分比本科线还是差5分。马云心想,有个大学上就不错了,管他本科还是专科,也算圆了自己的一份坚持。就在此时,天上掉了馅饼。

  那年杭州师范英语系由于刚升到本科,以至于报考的学生竟然不够招生数。校领导决定,让几个英语成绩好的专科生直升本科。英语成绩很牛的马云光荣地以本科生的身份踏进了杭州师范。

  马云曾对高考的学生说:“中国人干什么事情,总是抱太大的希望,我想对参加高考的学生说,我们不要对大学抱太大期望,我们要认识到我们需要什么,别人能够给我什么。不要把所有的问题放在一个期待上,实现不了这个期待就抱怨它。”

  任正非:千金难买少年穷

  任正非1944年出生在贵州省镇宁县一个贫困的小村庄,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极度贫寒中度过的,家里几个人合盖一条棉被,在地坑里做饭,贫困的景象连后来来抄家的造反派都目瞪口呆。

  任正非在19岁之前没穿过一件新衣服,因为上学的孩子多,每到新学期母亲就开始为孩子们的学费发愁,经常要到处向人借钱来维持。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任正非的父母依然坚持让7个孩子都上学读书,没有让他们放弃学业帮助支撑家庭。任正非高考前的两个月,母亲每天早晨额外给他一个小玉米饼,支撑他上学读书。

  任正非曾经感慨地说:“如不是这样,也许我创办不了华为这样的公司,社会上可能会多一名养猪能手,或街边多一名能工巧匠而已。这个小小的玉米饼,是从父母亲与弟妹们的口中抠出来的,我无以报答他们。”

  1963年,19岁的任正非考上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并入重庆大学),但这时家里的经济状况更加捉襟见肘,弟妹的处境也更加艰难。母亲竭尽全力为儿子准备的两件衬衣和一条拼接起来的被单,陪伴他度过了4年艰苦的大学生活。

  任正非读大二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爆发,但是他还是静下心来,把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课程全部自学完了。任正非还自学了3门外语,当时他已经可以阅读大学的外语课本。他现在去欧美考察,洽谈业务可以不带翻译。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作者: 编辑: 章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