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正文

常识:人力资源诅咒

2013年08月09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在发展经济学中,很多学者都注意到一些资源丰裕的国家却往往发展停滞。于是有一个名词被大家记住了,叫“资源的诅咒”,这通常指一些矿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比如有丰富的石油或煤矿,却非常落后,经济水平低,政治腐败。

  风车,是荷兰的国家标志。在18世纪荷兰曾经有一万多架风车,遍布全国各地。据说一架风车就可以稳定地提供6000马力的能量。

  以300年前的技术水平尤其是材料工艺,能做出这么棒的风力设备,简直是一个奇迹,而且在全国各地造了这么多,真是相当地了不起。人们禁不住产生一个好奇,在那个年代,也并不是为了旅游观光的需要,什么动力驱动了当年的荷兰人,造出这么多风车?

  答案让人觉得好笑。荷兰人造这么复杂的风车,居然常常为了在我们看来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用途,比如碾谷物、榨油、锯木头之类,这些工作由人工来做也并不复杂,只不过多留些汗而已。唯一的解释是,早在300年前,荷兰已经进入了劳动力短缺的时代。

  其实,荷兰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劳动力匮乏,它一直是欧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是因为荷兰人热爱休闲,才造成劳动力供给相对匮乏。去过荷兰的人都能感觉到荷兰人真懒,每到下午五六点钟,街上店铺就都关门了,几乎从来不会加班;在夏季的公园里、海边上,到处都是懒洋洋的晒太阳的人。但他们愿意把精力用在设计制造风车这样可以节省劳动力的发明上,对他们来说像中国人一样勤奋工作是很不可理解的事。

  在荷兰人大造风车的时候,正是中国人的康乾盛世。在那个时期,以人口基数为后盾,整个国家的GDP水平用现在的眼光看也还是世界领先的,中国的统治者可以享受的“人口红利”世界第一。这样的皇帝当得实在太有自豪感了,以至于他不会有任何动力来创新。当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西方的时候,中国皇帝还在天朝大国的迷梦中昏睡。

  从荷兰风车中,人们可以透视出一个道理,人力资源丰裕同样也可以变成对一个国家的一种诅咒。这是因为,一个人力资源丰裕的国家,已经使自己在国际分工中具有竞争的比较优势,很难会有动力来鼓励和保护技术创新,改进制度。到今天,人力资源充沛的国家,仍然有这样一个共同特点:一线企业在技术引进和创新方面的积极性不高,产业升级面临巨大压力。

  但愿未来的中国人也可以像荷兰人一样多晒晒太阳,不再重复康乾那样的“盛世”。

(文/郭宇宽)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作者: 编辑: 章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