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园里的劳作。
把一个仅有3名党员的党支部,发展成有200多名党员的党委,2011年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把一个注册资金仅800万元的企业,发展成中国咖啡行业的领头羊;把一个零星种植咖啡的边陲之地,发展成“中国咖啡之乡”,带动了30万各族咖农脱贫致富。咖啡与党旗相艳,产业与党建共赢,这就是云南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党建工作给我们的启示。
企业要有主心骨
成立于1994年的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员工100多人,企业一直很不景气,最困难的时候连150元工资都发不出来。面对内忧外患,公司决策层意识到:“企业要想兴旺发达,就必须要有主心骨、增强凝聚力。”
后谷咖啡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熊相人介绍说,2002年,在德宏州委、芒市委的指导下,公司成立了党支部,采取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等办法,壮大党员队伍。芒市委还帮助公司党支部物色了熟悉党务工作、从部队转业的政工干部高宏明,专职抓党建工作。
在企业刚刚起步面临资金困难时,公司第一批党员陈川禾主动拿出自己的积蓄,带头领取少量工资,积极支持企业运转;在公司党组织划分的33个“党员责任区”,党员带头抓示范基地建设;为了咖啡销路,“党员拓展先锋队”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们跑市场、抓销售,使后谷咖啡产品远销韩国、新加坡、美国、日本等28个国家和地区。
2006年,公司出资人熊相人加入到党组织中,实行党组织书记和公司出资人“一肩挑”。他大力支持党建工作,每年安排25万元的党建工作专项经费,用于阵地建设、党员教育培训;投入100多万元,与电信公司合作建成了覆盖9个子公司的视频网络,方便各分公司党员参加组织学习。公司党委把领导层中的党员骨干选进各级党组织班子,实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与各级分公司负责人“交叉任职”;把生产一线的优秀分子、基层骨干力量培养成党员,发展成公司管理层人才。
2009年7月,公司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2010年9月,公司党总支升格为党委,下设4个党总支、9个党支部。目前,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中,党员达76%,重要生产岗位党员达53%。
衡量影响力的尺子
“公司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以党建助推咖农致富,用发展的成果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熊相人说。
把党的活动开展到田间地头。在生产基地,以124名共产党员为骨干的800名技术指导员队伍,通过“一面党旗+一辆摩托+一把锄头”的方式,帮助咖农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公司以基地为示范,以科技为先导,在原料基地建设中,建立43个“党员责任区”,党员深入田间地头抓示范基地,在户育党员示范基地创造了咖啡亩产高达2000公斤的记录,有效带动了其他咖农,加大咖啡推广种植力度。
把党建工作成效落实到生产发展上。公司党组织成立之初,结合实际提出了“公司+基地+合作社+支部”的发展模式。几年来,后谷公司投入近千万元为78个咖啡专业合作社盖起了活动室,为每个合作社配置1台电脑、1台投影仪、1台刷卡机、1个农资化肥仓库,下派1名技术指导员,将基层党建工作与咖啡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呈现出“产业链上党旗红”的喜人景象。
开展结对共建,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开展“银企”共建,公司党组织与中国进出口银行成都分行党组织结成对子,整合双方组织、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共同推动咖啡产业发展;开展“村企”共建,把党组织活动延伸到产业基地,将基层党建与咖啡产业有机融合;开展“校企”共建,与州委党校、芒市职业中学结对,联办学历函授班、技能培训班,提升员工素质。
在党建的引领和推动下,后谷咖啡公司快速发展,资产从800万元发展到3.2亿元,建成了3000吨速溶粉厂和10000吨咖啡粉生产线,成为中国唯一一家集咖啡种植、速溶粉深加工、系列产品研发、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多元化民营企业。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