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专题荟萃 正文

三中全会绘就新蓝图 专家学者解读改革关键词

2013年11月13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原标题:三中全会绘就新蓝图专家学者解读改革关键词

  专题:十八届三中全会

  东方网记者杜丽华11月13日报道:为期4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昨天在京闭幕,会议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做出总体部署,提出综合改革方案。改革新蓝图已经绘就,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落实好新蓝图,打赢中国改革的“攻坚战”?今天上午,复旦大学举行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及政策改革解读会,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关键词建言献策。

  孙笑侠:改革核心是制度改革制度创新

  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孙笑侠表示,改革用“深化”两个字,意味着是新的改革。这场新启动的改革有一些特点,一是这场改革已经不是意识的变革,也不是政策的改变,而是制度层面的改革。我们从改革的逻辑过程来看,中国改革从30多年前的启动阶段到今天,它的逻辑关系应该说是首先是从意识的突破到政策的制订,第三个阶段是进入到政策复合制度。既有政策,又有制度。现在这个阶段不是政策为主,应该是制度为主的。所以,这场改革围绕核心是制度的改革、制度的创新。

  孙笑侠说,这场深化改革应该具有修复性特点,修复其实是通过对以往制度冲突、制度断裂进行修复。过去有前后不一致、前后不配套,因此这次公报提出制度建设三个原则: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这三个问题都是针对制度的断裂所带来的修复新的问题,实际上深化改革就是制度性的修复,同时这个修复当中也存在大量需要制度创新的。

  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孙笑侠说,实际上落实在制度上面,如果说再延伸一下的话,这种成熟的、定型的制度应该是符合小康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如果从现行的制度本身来描述的话,这种制度的修复,最后还是落实到宪法上,实际上是为了实施宪法。宪法其实有许多没有实施落实,现在通过深化改革制度性修复,使宪法中很多条文得以落实。

  

 [1] [2] 下一页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来源: 东方网 作者: 编辑: 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