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日常工作交流中,会听到这样的抱怨,说党课教育内容与自身思想实际“隔得远”,内容零散,理论空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您认为党课应该讲什么内容?如何组织这些内容?
吴航:一讲到党课,大家也许会觉得内容都大同小异,再加上两新组织党员比较年轻,成长环境不一样,高深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方式会显得相对枯燥,效果会打折扣。个人认为党课需要做到:形异神似。找到党的理论和党员日常工作生活的结合点,党的发展与个人前途的共同点,党的建设与个人价值的共鸣点,将一些较深的理论通过员工们易懂的语言,让大家接受,与大家一起来平等民主协商、对话、探讨和交流,这样就能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也能使党员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教育。
在阿里巴巴,我们将党的核心思想与公司核心价值观(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融合在一起。客户第一,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拥抱变化是与时俱进;诚信是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激情、敬业,是满腔热血的信任和坚持。用这种方式我们再不必刻意去强调思想和精神,在价值观上去提升党员境界。我们还注重从公司实际出发,用企业事例说话,以身边人说身边事的方式进行,利于党员从思想和情感上接受。“最美妈妈吴菊萍”的先进事迹发生后,通过她本人在公司的言传身教,传递了一种正能量,为党员上了生动一课。此外,我们公司还通过社会公益活动,让党员带领员工在履行责任中践行党的宗旨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党课内容。
熊凌峰:党课的内容是决定党课制度成败的重要因素,我认为,应该根据培养对象的差异而设置不同的内容。
以我们公司为例,党员年纪轻、学历高,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对党员的教育大概分为三个层面:一方面在思想觉悟上提高党员的认识。我们会在结合党章和党性教育的同时,安排一些优秀人物事迹的学习,让党员在思想上不断升华。另一方面,加强党员对公司发展和文化的认识、认同。通常,我们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安排公司战略和企业文化的宣讲,让党员真正体悟到公司的发展与自身发展息息相关。第三方面,提高党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年轻党员的成长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他们除了在思想上要有高度、有活力,在职业技能方面同样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所以,我们在党课教育中着重加入了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
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的教育,使得理论学习和觉悟提高、个人发展与工作需要等多维度结合在一起,既达到了教育的效果,又深受党员欢迎。通过党员积极性的不断提高和教育资源的持续投入,从而形成了党员教育的良性循环。
陈如奏:从两新组织的实际出发,党课教育的选题范围是很广泛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际国内形势……只要想讲都可以讲,但是,党员爱不爱听?效果好不好?这是最大的问题。所以党课教育的内容重在选题、佳在悟理,必须做到“观点抓人、事例感人、语言诱人”,备课上要下大功夫,像编辑做文章一样,需要把各种素材加以整合、精心组织。
举个例子,起码一点,你每次上党课主题一定要突出。比如,最近我给企业党员上了堂党课,主题是“党员在非公企业工作做事要保持最佳精神状态”,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我通过大量前期准备,最终梳理出了“五点共识”:一靠“价值观”引领——身在非公企业做事,不仅是为老板“生财”,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和自己创造财富;二靠“认同感”维系——身在非公企业做事,不是看谁眼色去做事,而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和指引;三靠“忠诚度”支撑——身在非公企业,不能单纯地看作只是依附于企业主的雇佣关系,同样有着对所服务的企业尽心竭力的奉献意识;四靠“责任心”渗透——身在非公企业做事,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面对客户和消费者的,要有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五靠“同志情”来凝聚——身在非公企业做事,所有员工处在一个共同体中,要互相关爱护、互相帮扶、互相尊重。课后大家普遍反映:这一课很实在。当然大家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
范海浪:我认为好的党课应该达到“启其蒙而引其趣”的效果。兴趣与需要紧密相连,只有贴合党员的需要去讲,他们才会觉得讲课内容与他们“隔得近”,才会有兴趣去听,才能促使他们去思考、去感悟,才能有所得。
近年来,我们灌云在非公企业开设“党员讲坛”,就是以身边的党员作为教员,对当下的时政进行点评,对广大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进行讲解剖析,有时甚至是对生产生活中摸索出来的新技术进行现场演示,总之一句话,他们讲解的课题,是与企业生产经营、与广大党员的需求紧密相关,容易引起听课党员的“共鸣”,提升广大党员的学习兴趣,收到的效果也较好。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