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
威海高新区是全国首批三个火炬高新区之一,区内集聚了大量非公有制企业,既有外资企业又有民营企业,既有大型企业集团又有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布广、情况杂。随着企业数量逐年增多、规模持续扩大、从业人员中的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决定了高新区必须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
为切实加强非公领域党建工作,高新区在“机制、载体、方法”三个方面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不断提升非公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取得了党建强、发展强的显著成效。
创新机制,领导到位。面上“统”:紧跟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步伐,于2010年8月成立区“两新”工委,吸纳威高集团、三星数码打印机、联桥国际、光威集团四大企业党委书记为党工委成员,对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同时对重点企业实行直接联系,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行业“管”: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调整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科学设置组织体系,将区内规模以上企业的党组织关系,纳入经济发展局党委;将区内房地产和建筑企业的党组织关系,纳入建设局党委;将区内高科技企业的党组织关系,纳入科学技术局党委;将重点商贸旅游企业的党组织关系,纳入服务业发展局党委;成立工商联、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党组织,负责相关成员单位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融合发展。属地“抓”:对规模以下小微企业,按照企业所在地,纳入各镇、街道党(工)委,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重点依托镇、街道商会党组织和农村、社区党组织,划分若干个工作网格,推行“网格化”管理,确保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领导到位、不留死角。
创新载体,覆盖到位。创新党组织组建模式,采取板块式、链条式、跟进式等形式,通过联建联动、联考联评等措施,努力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园区联建:突出科技孵化器党建工作,对创业基地、创新大厦、火炬软件孵化器等创新载体,成立联合党委——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党委,推行“同步筹建、同步孵化”工作法,党建工作覆盖入驻的300多家企业,其中30多家在区内建设或购置厂房的企业全部单独建立了党支部。此外,还依托汇峰物流园、昌鸿电子工业园等园区,建立联合党组织。产业联动:围绕全区着力打造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电子信息、轻工纺织、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五大产业集群,发挥威高、三星、金猴、光威等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成立产业联盟党委,负责同一行业、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党建工作。项目联推:实施“项目落地、党建跟进”工程,会同招商、工商、规划等部门,建立新引进企业党员信息台账,下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同步推进党建工作,取得了“项目投产,组织成立”的互动效应。目前,全区已成立非公企业党组织228家,实现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100%建立党组织,党的工作在非公企业100%覆盖。
创新方法,作用到位。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找准企业党建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探索拓宽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式方法。根据企业规模、产业特点,指导企业建立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政工处等业务部门,作为党群组织的联合办事机构,统筹推进党群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效整合了企业党组织、工会、共青团等各方面力量,形成了“党建带群建、党群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通过党群服务中心、政工处的工作,企业纷纷组织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设立了“谈心接待室”,签订了“关爱员工责任状”。在全区企业中,开展了“弘扬威高精神,争当时代先锋”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争当行业排头兵。在企业党员中,探索推行“党员故事会”、“党员身份可视化管理”、“党员姓名命名的工作法”等具体做法,实施党员干部分包重点工程、党员带头认领攻关项目、“明星提案”奖励等制度,充分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一名党员一盏灯”的表率作用。发动企业积极参与“汇聚爱心、真情助困”、“村企结对、对口帮扶”等慈善活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00多家企业参与光彩事业,累计捐款达7.8亿元。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