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的问题过多过重,而且悖论很多,矛盾重重。积累的问题不仅包括一些改革前的旧体制、旧机制,特别是苏联模式的政治体制,而且还包括改革后在权力与市场的结合中形成的各种体制性的严重偏差,如收入差距过大、腐败现象严重、特殊利益集团形成、权贵资本主义,以及旧政体弊端严重恶化等等大问题。
二、特殊利益集团成为深化改革的首要障碍。特殊利益集团既不想回到改革开放前,也不想继续前进,只想固守现状。他们认为现状最符合他们的利益,最能实现他们的利益最大化,而且近年来已从“自在”变为“自为”,越来越自觉地防范、阻挠、反对深化改革。他们是一股很大的力量,是当前深化改革的最大阻力。
三、观念障碍依然存在,最突出的依然是意识形态障碍。这种障碍主要是妨碍改革大目标的形成和确立,所以是需要继续解决的大问题。这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是如此,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也是如此。
四、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体制改革也需要一定的体制机制支撑。有一定的体制才能有一定的改革。改革的发展阶段不同,所需要的体制机制也必然有所不同。但我们现在在这方面有严重的缺失。比如,实现合理的分配制度改革必须有公共参与,必须有一定程度的民主化。只靠自上而下的分配改革远远达不到目的,这是过去十几年已经反复证明了的深刻教训。
五、改革的方案障碍。特别是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这个问题尤为突出。知道需要改革,知道改革很重要,但不知道如何改,不知道改革大体应当经过哪些阶段,不知道今天迈出的改革步骤将来会使局势走到何处,不知道如何防范和应对未来改革中的风险,谁会冒险去改革?这就是改革的方案障碍,而且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六、如何协调各方改革也是一个大难题。改革是全面改革。在改革的各个阶段上,各方面的改革之间如何配套、协调,这是实践中的大问题。比如,深化市场化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时,如何同时实行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各方改革都能得到较好推进;反之,就都难以实现应有推进,甚至会一起归于失败。
七、公众信任障碍。跟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相比,现在的改革比较难于得到公众的理解与支持,这种障碍也不容忽视。究其原因,一是公信力大幅度下降,特别是长期以来的诸多假改革导致的改革公信力的大幅度下降,后果很严重。二是由于积累的问题过多过重,公众也有一种急躁情绪,希望通过快刀斩乱麻的彻底改革迅速解决问题,而改革者又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这也会使这种改革受到公众的怀疑和指责。 (《人民论坛》)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