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正文

夜读抄:酒肉何来

2013年12月09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孟子•离娄下》)

  

耕斋点评

  齐国有一个人,家里娶了一妻一妾两个老婆。那丈夫每次外出,一定吃饱肉、喝醉酒,然后才返回家。妻子问跟他一起吃喝的是些什么人,他说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显贵。其妻便告诉小妾说:“丈夫外出,总是酒醉饭饱才回来;问他同什么人在一起吃喝,他说全是些有钱有地位的人。但是,我从来没见过什么显贵人物到我们家来。我准备偷偷地看他究竟到什么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早起来,她便悄悄尾随在丈夫后面,走遍京城,没见一个人站住同她丈夫说话的。那齐人最后走到东城外的墓地,向祭扫坟墓的人讨残菜剩饭吃;不够,又东张西望地跑到别处乞讨。这便是他吃饱喝醉的办法。

  妻子回到家里,便把这情况告诉了小妾,她说:“丈夫,是我们仰望并终身依靠的人,现在他竟这样!”其妻与小妾一道怨恨咒骂丈夫,在庭院中相对哭泣。但她们的丈夫不知道,高高兴兴地从外面回来,还在向他的两个女人摆威风哩!

  讲了这个故事后,孟子不由感叹:“在君子看来,人们用来追求升官发财的办法,如果他们的妻妾知道了不感到羞耻并相对哭泣的,真的还不多见!”

  孟夫子在此仅是点到为止,而后来人对这种求富贵的门径,却有更精辟的概括。举其要者,一是清末民初李宗吾“厚黑学”所阐述的,只要脸皮够厚,良心够黑,世间名利,还有什么不能谋得。一是《孽海花》作者曾朴所言。曾只比前面那位厚黑教主年长七岁,是同时代的人。曾朴书中有一个人物名叫鱼阳伯的,原是山东一个土财主。这位老兄花钱捐了个道员,在南京候补了多年,一次特地带了好几万两银子,跟着一位官场的皮条客进京,想走门路谋个实缺。谁知这位皮条客大话连篇,到了京城,却“东也不通,西也不就,终究变了水中捞月”。等得阳伯心焦欲死,有时催促,倒被那人抢白几句,“说他外行,连钻门路的四得字诀都不懂”。请教之下,阳伯才得知。原来这四得字诀,叫做“时候耐得,银钱舍得,闲气吃得,脸皮没得”。“是走门路的宝筏,钻狗洞的灵符,不可不学的”。

  好在如今的妻妾们,早已没有了孟子那个时代的羞耻感,对丈夫如何谋得富贵,舔屁眼也好,钻狗洞也罢,她们是不管的,妻以夫荣,能在人前招摇一把,那才是实实在在的赏心乐事。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作者: 编辑: 章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