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正文

国学说:齐家在于修身

2013年12月09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大学》)

  译文:所谓管理好家族要先提升自己的品行,是因为常人对自己亲近的人会偏爱;对自己厌恶的人会偏恨;对自己敬畏的人会偏向;对自己同情的人会偏心;对自己轻视的人会偏见。因此极少有人能够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嫌自己庄稼的壮。”这就是不提升自己的品行就不能管理好家族的道理。

  南怀瑾

  “齐其家在修其身”,是孔子的精神。

  春秋有一段历史“郑伯克段于鄢”。说郑武公娶了一妻子,叫武姜,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以为不吉利,所以偏爱小儿子共叔段,并想立共叔段为太子,但武公没答应。后来庄公即位,共叔段谋反,准备偷袭国都,让武姜作内应。不料庄公打败了共叔段。战后,庄公就把母亲武姜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见面!”过了些时候,庄公后悔了。城颍官员颍考叔知道这件事,来见郑庄公。庄公赐给他饭食。颍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颍考叔说:“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给她吃。”庄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颍考叔装作惊讶地问怎么回事,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颍考叔说:“这有什么难的!陛下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相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呢?”庄公大喜。挖了地道去见武姜,恢复了母子关系。

  这段历史的根源是郑庄公母亲的偏心。可见,作为一个领导人,手下有很多人,或者做父母的,有两三个子女,没有不偏向的,真正做到绝对无偏,普天之下,这样的贤圣父母,不可多得。欧阳修说,“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做人要从大处着眼。但是你们不要在小地方就不留心哦,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闯大祸。一个大智大勇的人,常常因为对儿女对亲人有所偏爱,下不了手,智慧用不上,力气也用不上。当然,也不要因为某人做过一点好事情,就认为他是个好人,更不要因为某人做了坏事,就整个都把他看坏了。可是,这两句话讲起来容易,做起来真很难。

  “故谚有之曰”,“谚”就是乡下人的土话。“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中国人有两句土话:“儿子都是自己的好,庄稼是别人的好”。你要做人家的邻居,看到人家孩子坏,不能讲哦,没办法,人家的父母明知道坏,还会觉得是好儿子、乖儿子哎。而自己种在田里的稻子,不晓得长大,因为特别希望长大,每天到田里看看,还是那么高,其实它天天在长,站在面前的看不见。

  所以说一个人再清醒,自己身边人的过错往往看不见。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齐家之道就在修身,言传身教,上梁不正就下梁歪。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作者: 编辑: 章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