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上,学员正在提问。
近2万字,这是杭州市“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协会会长、传化集团党委书记陈捷整理好后的《杭州市“两新”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抽样调查报告》。
今年8月,他组织协会对所属149家会员单位的书记与高级管理人员,以及21位杭州市各区县市以及市直单位组织系统领导进行了问卷调研,以了解杭州市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和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基本状况。
“我们因为协会聚集在一起,大家在交流中发现,书记的来源、职业经历、角色担当都不太一样,这种不一样会对书记工作有什么不同的影响,这其中又有怎样的共性和个性,我们想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识,也相信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自己、更有效地开展工作。”陈捷谈起这次调研的初衷。
放下这份调研报告,让我们将镜头再往回放一下。
2012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会见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代表时强调,“党组书记是在企业开展党的工作的带头人,要优选配强、真情关爱,让他们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干好有发展”。
同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选优配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并制定了“守信念、讲奉献、重品行,懂经营、会管理、善协调,热爱党务工作和熟悉群众工作”的选拔标准。
2012年5月3日,首个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在北京开班。中组部部务委员兼组织二局局长陈向群在会议上说,优秀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要热爱党建工作,提高综合素质,加强沟通协调,勇于探索创新,破解工作难题,讲究工作方法,总结提炼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学得会、用得上、可操作的工作规程”。
近几年,随着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推进,这支在体制外的书记队伍显然正在收获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今,这份由“‘两新’组织的家”发起的调研,引发我们再次对这一群体进行更多角度的观察与思考。
书记?书记!
“我们优兰发的党建工作能这么扎实,多亏了甘木林这个书记。”福建优兰发集团董事长柯文托不止一次这样说。
自2009年起成为优兰发党委书记的甘木林建立了党员技术攻关小组、编纂了《优兰发公司党建工作标准》,企业党委获得了“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称号。
在记者的采访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表示,非公企业中书记的能力素质对该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发挥有非常大的影响。
“尤其是在企业党组织刚建立之时、关键转折期以及企业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书记的能力尤为重要。”泉州市非公企业工委办公室主任施晓瑛说,“不过,谈书记也不能离开谈企业,企业的发展状况、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支持力度都会影响书记能力的施展。”
“大型企业的书记们,自身能力素质提高很快,但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受到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等影响,党务工作者尤其是党组织书记队伍不稳定的问题比较突出,这大概也是一个通病。”大连市委组织部组织处处长于忠说。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上海社工委基层工作处一位工作人员的认同:“企业规模大小,以及书记本身在企业中的身份,像书记是业主、是高层领导、是中层领导、还是一般职员,工作开展起来难易程度肯定不同。”
“除了在企业中的职务高低之外,书记是兼职还是专职,对工作状态影响也比较大。”这位工作人员补充道,“兼职书记整合企业资源可能更便利,但专职书记精力更集中,目前就上海来说,兼职书记比例更高。”
而事实上,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杭州市“两新”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抽样调查报告》中,根据企业高管层的评价,兼职党组织书记的企业相比使用专职书记的企业,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要更好一些,这很可能与专职书记更难融于经营发展工作、更难形成内部号召力有关。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