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
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传统,老百姓就不会去干偷巧的事。”
南怀瑾
“恭而无礼”,孔子说的“恭”就是恭敬的意思,这个“礼”不是指礼貌,是指礼的精神、思想文化的内涵。态度礼貌固然重要,如果内心并没有礼的精神内涵,一味地表示礼貌,很辛苦却达不到效果。“慎而无礼则葸”,我们看自己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这种人做事小心翼翼就怕有什么闪失。做事情谨慎固然是好,但是谨慎过了头就不好了,因为他会因为担心和忧虑而不敢下手,这样的人就会显得像个窝囊废。“勇而无礼则乱”,有些人有勇气、有冲劲,容易下决心,有事情就干,这就是“勇”。如果内在没有“礼”的约束,就容易做坏事或者做了让自己后悔的事情。“直而无礼则绞”,有些人个性直率、坦白,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这些人是非分明,眼睛里揉不进沙子。直率固然是好事,也是一个比较受人欢迎的个性,但是问题也来了,那就是直率的人通常说话比较直,有时候当面顶撞了别人还觉得自己没有错。老实说,这种人心地非常好,也很坦诚,非常适合做你的朋友。如果你身边就有这样的人,那么你得要学会容忍他。其实孔子的弟子子路就有这样的特点。这四点:恭、慎、勇、直,都是人的美德,很好的四种个性。但必须要经过文化教育来中和它,不然就会走向偏激,这四点也成了大毛病。太恭敬了,就变成“劳”了,我们中国人说“礼多必诈”,想来确有其道理;太谨慎了变成谨小慎微;太勇敢了,又会太过冲动;太耿直了容易莫名其妙得罪他人。所以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一定要晓得中和。懂得孔子所说的四种典型性格,我们也就找到了自己内省的要领。这一点很重要,许多人还一直不能很好地认识自我,不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时候甚至会误以为自己的缺点是优点。不过,做到真正的中和又谈何容易啊。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我们中国人最讲孝道,观察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对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是不是很好,因为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对自己的亲人都没有感情的人又如何能对社会与国家奉献自己的爱心?封建时代一直在提倡以孝治国,提倡仁爱,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对自己的亲人充满爱心,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如此的话,那么整个社会风气一定是很仁厚与和善的。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故旧”有两个意义,过去的解释是老朋友、老前辈。像古人说的“念旧”,老朋友的交情,始终惦念他。但“故旧”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传统,一个伟大的人物,不忘记自己的历史和民族的历史,他一定是有真感情的人。有真感情才肯牺牲,才付得出来,才不会偷巧,社会风气就稳了。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