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正文

抬头看路

2014年03月27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三中全会,点燃了全面改革的新沸点。

  在媒介的密集解读中,各种新提法被一再地提起。

  比如,“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两个都是”的首次提出,透露出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视,无疑将会提振非公经济的“精气神儿”。

  其实,公报也好,《决定》也罢,吸引人的新提法还很多,这固然重要。但其中一些老提法也不应忽视。

  比如,《决定》中一再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等等。

  国情,道路,旗帜,虽是“老声”、旧词,但细品起来,仍有深意。

  想起一个多月前,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全国非公企业党建论坛,其主题就是:高举旗帜,创新发展,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的“两个作用”。

  会上的很多细节已经模糊了,但也有不少特定的场景和人物,想起来清晰如昨。

  比如,满头银发,目光犀利的“80后”“可爱老头儿”郑科扬。

  这不仅是因为他曾经的身份、和蔼可亲的笑容,更是因为他的思考和直言。

  “非公企业党建不能就党建谈党建,更不能就党建抓党建”。在会议外他反复向我讲这句话。

  想起去年一同参加东方控股集团的党建会议,会前三天,老头儿先跑到各个点上看了一大圈。

  作为长期从事调研实践的理论工作者,他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听起来平淡无奇,但细细琢磨,却意味深长。

  鄂尔多斯的夜,寒气逼人。

  但晚上和丁新民聊天,却听得心里热乎乎地。

  这位东方控股的掌门人,最大的爱好是泡在工地上,和农民工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他对员工特别是农民工的情感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出自内心的一种情怀。

  他提出的“人本大于资本”、“让无产者变有产者”等理念,已实实在在体现在他的企业的制度架构中。

  东方集团这些年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的探索,其实践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但不能不为丁新民的执着而感动。

  三中全会提出,人民是改革的主体。

  就党建而言,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具体到党组织作用发挥,不能离不开人,这其中包括企业主和党员员工。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改革的路径不是事先画好的,是靠像郑科扬、丁新民这样众多的思想者和实践者双脚走出来的。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作者: 杜大强 编辑: 章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