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里谈心
甘木林的手机里保存着很多条员工发给他的短信,其中有这样一条:甘书记,我实名向您举报集团的某经理有经济上的问题。
收到这条短信后,甘木林立即开始着手调查:“既要看这个员工的材料,也要去听这个经理怎么讲,不能只听片面之词。”
通过了解,甘木林发现这件事情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这个经理曾经在工作中严肃批评过这名员工。“现在事情还在处理中,员工既然向我反映这个事情,就是相信企业党委、相信我这个书记,那我们肯定要给双方一个心服口服的结论。”
自2009年接手企业党组织、工会工作以来,甘木林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让员工“有困难找工会、有问题找党委”。
也是从那时起,优兰发的员工们拥有了越来越多可以一吐心声的平台:每月6日、18日的“党工团联合接待日”、“茶桌谈心”、“总裁信箱”。
从江西来到泉州的甘木林爱上了这里的茶文化,每次有员工苦着一张脸或是情绪激动地来找甘木林时,他都会不紧不慢地泡上一壶铁观音,“斟茶斟七分,剩下三分是人情”。在袅袅茶香中,甘木林等对方心平气和之后再了解情况、思考解决办法。
有员工想念家乡美味,食堂众口难调,甘木林通过协调,准备了数十个灶台设立“公共厨房”,由员工免费申请,自己买菜自己做饭,满足了不少人的需求。
有员工诉苦孩子没有被这里的中学录取,甘木林专程去拜访中学校长,向校长说明情况,最终孩子顺利地进入了学校。
薪资问题、安全问题、住房问题、家庭问题……甚至两夫妻吵架了,员工都会找甘木林“喝茶”,企业里每个人都有他的手机号。这么多年来,甘木林已经记不得自己帮多少员工解决了多少问题,其中还有一起涉及到人命的企业员工纠纷。
“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做什么、员工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当了近5年的书记,甘木林说这是在企业做党建工作的最大经验,“像我现在觉得‘总裁信箱’过时了,很少有人会真的来投信,我就准备做个‘QQ联系单’,把党工团线上的工作人员的QQ号都公布出去,通过网络平台,员工有什么话更方便说。”
今年年初,针对员工子女放学后无人照顾的情况,甘木林争取到了晋江市试点“四点钟学校”的名额,腾出公司里一间大仓库,置办了课桌椅、黑板、玩具,配置专门的志愿者与社工一起当“老师”,企业员工的孩子们可以免费在这里学习、玩乐。
多年实践经验,甘木林想着可以集结成册,供其他非公企业借鉴参考,今年8月,他拿出了一本《优兰发公司党建工作标准》,囊括了优兰发多年的党建经验,结合生动的案例对当地政策和企业做法进行梳理,“我们希望这本书里的东西是可学、可用、可复制的,就像一本工具书一样。”
想办一场企业好声音
“我们的书记啊,可有一副好嗓子!”
行走在优兰发里,随机询问员工们对甘木林的印象,好多人都提到了他的“好声音”。
年会、联欢会、集体活动……甘木林时不时喜欢给大家唱一首,《母亲》、《为了谁》、《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经典老歌都是他的成名曲。偶尔,他还会来一首小虎队的歌,让现场听众High得不得了。
“中国好声音这么红,我就想办一场中国非公企业好声音,让全国非公企业的员工都可以报名参加,多有意思!”甘木林摇晃着手,好像已经站在好声音的舞台上了。
甘木林还是个“淘宝达人”,“节约时间呀,选择又多,多方便!”边说着,他还抬起脚,“你看,我脚上这双皮鞋就是在网上买的,不贵,穿着舒服。”
甘木林的办公室里摆了二十几盆兰花,品种繁多,每一盆都是他的宝贝。“我喜欢兰花,做人做事就要像兰花一样,低调,却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回忆当书记的这些年,甘木林笑说自己头发白了一半。“不过我不染发,因为我对自己的外表自信呀!”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