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正文

小知识:中国姓氏文化之常识

2014年04月18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鲁、卫、赵、司徒、钱、王——高富帅

  柳、杨、池、西门、张、陶——屌丝

 

  “大丈夫坐不改姓,行不改名。”姓名,是每个人的独特代号。

  姓从哪里来?如:鲁、卫、赵、魏、韩等以国邑为姓氏;司马、司空、司徒、理、钱等姓氏由官职而来;王、侯、文、武以爵号、谥号为姓;没得到封赏土地的权利,平民只好以自己居住的场所描摹指代姓,柳、杨、池、西门等姓氏由此而来;师、巫、张、陶等由地位不高,靠劳动技能、手艺而生的平民而来。备受孔子称赞的那个“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并不是姓柳,他叫展禽,因为住的地方有柳树,才叫柳下惠。战国时鼎鼎大名的商鞅,原姓公孙,因为有功国家,封在商这地方,称为“商君”,才叫商鞅。

  姓氏起源,最初是和自然界万物,自然界现象有关。像中华民族自称龙的传人,不问而知是来自龙。其他如骆、雷、云、牛、熊等也是不同氏族的称号。古人对自然界现象如雷雨电等发生,多数不能解释,也产生敬畏,因此往往以这些名称作为自己的姓氏。

  另外,在古代母系氏族社会,“但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留传下来的姓氏中,很多从“女”傍。治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夏禹,姓“姒”。大孝子虞舜,是姓“姚”。开创礼乐文明的周公,叫“姬旦”。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作者: 编辑: 章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