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基层点睛 正文

从家乐福看外资企业如何开展党建工作

2014年04月18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家乐福喜欢创造第一。”北京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政府事务经理、党总支负责人胡万存对记者说,“党建也要争第一。党建工作,我们同样走在了前列。”

2012年6月,北京家乐福正式建立起各级党工团组织,成为北京第一家建立党工团组织的外资零售企业。

步入公司党员活动室,只见电脑电视等设备齐全,党员权利义务上墙,书籍资料码放整齐,向人传递着规范、积极的正能量。

外资企业有着与本土企业迥异的经营管理理念、企业文化、价值观,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的工作均存在不小的难度。北京家乐福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家乐福成立党组织,这要感谢工商局。”胡万存表示。从最初进入至今,国家工商总局给予企业大力支持和指导,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联系。总局相关负责人多次建议企业经营者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紧跟中央部署,建立党组织,协助企业发展。

同时,北京家乐福的中方股东均为大型国有企业,非常重视党建工作,法方高管也对此表示支持。很快,党组织建立起来。

“领头雁”带出员工精气神

2011年,北京市工商局指导监督并出资的北京家乐福食品一级检测室建成,当时在国内零售业尚属首家,在家乐福全球业务中也是首次尝试。检测室每年至少检测蔬菜、水果、肉蛋禽、熟食制品等65大类产品、1500批次的样品。

这个关乎群众食品安全的重大责任,落在杜健和她领导的7名年轻同志的肩头。每天清晨6时,检测室的取样员便已至当月抽检门店进行货品取样,除了一天都要进行高密度、高精度的快速检测,他们还要时常接待来自社会各界的参观者。“检测室工作繁重、责任重大、全年无休,越是逢年过节越是忙碌。小杜是天津人,每年过年都主动要求留守公司。”杜健的同事对记者说。身为检测室负责人,杜健要在关键时期站好岗,把团聚的机会留给其他同是外地人的同事。

“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小杜,我们放心。”胡万存笑着说,“因为她是共产党员。”

“外资企业中的党员和全国8000多万名党员没有不同,应该保持永不褪色的先进性。”胡万存说。在北京家乐福,130多名党员时刻影响着普通员工,在企业中形成 “人人争先进,个个学党员”的良好氛围,今年有20名年轻员工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党组织乐当群众贴心人

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北京家乐福党总支不仅得到广大党员和企业员工的支持和拥护,也得到外方投资管理者的了解和认可。这是如何做到的?

胡万存说:“我们首先要对外方决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服务。同时,立足家乐福致力于本土化的实际,我们找到一个切入点,建议走进一线贫困员工及家属之中,并将此制度化。”

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过后,很多员工的住房遭受重创,公司拨出慰问经费,党总支和公司领导亲自登门访贫问苦。“很多员工的父母出生在四五十年代,看到孩子工作的‘外国资本家’的企业里竟然有党组织,感觉特别亲切,对企业的信任感也增强了,甚至含着泪表达感谢之情,这给公司领导的触动很大。”胡万存说。

这件事过后,员工的凝聚力和对企业的忠诚度明显增强,党组织也变成了员工的贴心人,帮助协调劳资关系、维护员工权益、解决家庭困难和矛盾成为党组织的重要工作。

新窗口展示企业新形象

荆馨是一名典型的外企白领,在北京家乐福从事行政工作,同事们喜欢叫她的英文名字Cherry,她同时兼具一个“红色”身份——党群工作部经理。

“外企工作压力大、效率高、人员流动性强,党员经常在各个城市之间穿梭,我们要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和党员个人时间,安排党的活动。”荆馨说。上个月,党员自发组织上山植树,为北京蓝天作贡献;党组织连续两年组织各门店参与“温暖衣冬”活动,为贫困地区捐赠棉衣棉被;邀请小朋友参观检测室,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组织党员员工参与挑战8小时活动,为贫困山区孩子筹集善款……说起党组织的活动,荆馨如数家珍。

公益活动与外企的企业社会责任有重合之处,开展此类活动成为外企党组织的重点工作。“我们组织的很多公益活动都是党旗和家乐福的旗帜一同出现,群众都惊讶一家外资企业还有这样活跃的红色队伍。”荆馨自豪地说,“党组织现在就是一个展示企业形象的新窗口。”

多种多样的社会公益与文化活动,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员工的凝聚力,也使得家乐福活力、奋进、慈善的形象深入人心。

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北京家乐福党总支开创出一个企业需要、员工欢迎、党员拥护的外资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来源: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作者: 冯 琳 编辑: 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