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正文

国学说:敬人而后人敬之

2014年04月25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君子如果不自重,则别人也不会对你有所敬重;这样的人做学问也不太牢靠。行事本来就必须以忠信为主。你尊重别人,别人也就尊重你,大家行事都讲忠义诚信,也就到了无友不如己者的境界。哪怕出了过错,也不会怕改正。”

 

  南怀瑾

  “君子不重则不威”,看起来似乎是说你自己不庄重,那么你在别人面前也就没有了威信。如果这样理解,那么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的一群“伪君子”:几个“老夫子”在谈天说地,忽然走进来一个晚辈。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老夫子”们赶紧收敛了笑容,正襟危坐。这就是受到朱熹影响的“君子不重则不威”,如果孔子知道了后世对他的学问是这样理解的,肯定要被气得吐血。“君子不重则不威”就是说一个不知道自重、也不知道尊重他人的人是做不好事情的。不仅“不重”则“不威”,而且做学问也不牢靠。

  “主忠信”好理解;但“无友不如己者”如按宋儒的解读:“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样的孔子也就太“势利”了,我们的祖先又何以称之为“圣人”呢?

  孔子的真意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所以要学会敬重他人。如此说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连贯的意思,做人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别总是认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轻视他人的人也会被他人轻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交往都是互相印照的,你敬我一分,我还你三分。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那么最好的方式便是尊重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关羽就是因为在这方面做得不好而落了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三国名将关羽,温酒斩华雄,匹马斩颜良,过五关,斩六将,擂鼓三通斩蔡阳,偏师擒于禁。然而,这位叱咤风云、威震三军的一世之雄,下场却很悲惨,居然被吕蒙一个奇袭,兵败地失,还被人割了脑袋。关羽兵败身死的最根本原因是蜀吴联盟破裂,吴国起兵奇袭荆州。蜀吴联盟的破裂,原因很复杂,但与关羽的骄傲,不懂得尊重他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诸葛亮离开荆州之前,曾反复叮嘱关羽,要东联孙吴,北拒曹操。但关羽对这一战略方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瞧不起东吴,致使蜀吴关系紧张起来。关羽驻守荆州期间,孙权派诸葛瑾前来求亲,以“结两家之好”、“并力破曹”。这本来是件好事,以婚姻关系维系政治联盟,历史上多有先例。如果关羽能放下高傲的架子,利用这一良机,进一步巩固蜀吴的联盟,将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关羽竟然狂傲地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嫁就不嫁嘛,又为何如此出口伤人?试想这话传到孙权那里,孙权的面子如何挂得住?又怎能不使双方关系破裂?关羽的骄傲,使自己吃了一个大大的苦果,被自己的盟友结束了生命。

  孔子的大弟子子贡曾形容他的老师“温、良、恭、俭、让”,这五字真经值得我们用一生去修行。其中的“恭”就是恭敬,对任何人都怀有恭敬之心,自然别人也就对你敬让,更少有被人记恨在心的事情发生。道家学派的始祖老子也说他平生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个“慈”就是对别人慈悲为怀,有一股悲天悯人的情怀。我们看生性宽厚的人很少口出狂言或对他人不尊重,这种敬人的行为正是重己的最好方式。大家相互尊重,做事忠义诚信,自然就“无友不如己者”。在这样的氛围中,一个人即便出现一点过错,也不会害怕去改正!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作者: 编辑: 章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