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基层点睛 正文

从1个综合党委、8个支部、几十名党员到340多个党组织、1万1千名党员——

上海:张江园区“老娘舅”

2014年05月15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更多的自转平台

  吴陈亮是张江高科技园区综合党委第33支部的书记,同时,他还是张江青年联谊会的会长。

  自2005年联谊会成立以来,共组织了60多场青年联谊活动。

  “据我私下打探,有好几对已经领证了呢!”吴陈亮笑着说,“我们不是做媒,而是组织一些活动,让大家自由参加,这样,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年轻人就能遇到,我们就是给大家搭一个相遇的平台。”

  “高科技人才思想活跃、主体意识强,要留住人才,就要让他们在这里能实现职业理想,同时也能实现生活价值,这样,我们的党建工作也才真正有活力,有持续发展的可能。”长期与年轻党员打交道,葛龙官意识到要建立更多的服务平台,而不能“就党建抓党建”。

  为了激励人才创新,园区党委提出了“一名党员一项专利”的目标,发起了“党员人才工程”,鼓励党员带头创新。在这一工程下,园区各类人才先后获得8757项国家专利授权,展讯、微创等海归人员创办的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其中党员骨干占核心研发团队的60%。

  关注人才的职业生涯,综合党委也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

  有一次,葛龙官无意中看到一则消息:对白领职场生涯的抽样调查显示,高达67%的上海白领感觉职场压力巨大。再联想到园区内为科技攻关连轴转的年轻人,葛龙官心中一动:他们是最需要舒缓心理压力的人啊!

  于是,园区新经济组织HR协会成立了,协会请来一流的心理学家作了多场关于稳定职场生涯、舒缓心理压力的讲座。

  浦东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家联合会、新经济组织慈爱公益服务社、文体协会、双语俱乐部……在园区内工作的年轻人,总能找到一款自己喜欢的。

  “高素质的人才,不会仅希望工作有成就,还会主动找寻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葛龙官说。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作者: 本刊记者 朱诗意 编辑: 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