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泉州特色“亮”在何处
□中共泉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非公企业工委书记 张翼翔
泉州是全国非公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好的地区,非公企业数量多、比重高,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天下有其九”的地位。伴随着非公经济发展,泉州市的非公企业党建,在工作理念、组织连接、组织设置、党员管理、发挥作用、典型培育、体制机制等方面创造经验,初步形成与非公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非公企业党建“泉州模式”。我们在实践中努力做到“八个化”:
目标站位全局化。从引导非公经济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泉州非公党建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双强”目标,深刻把握非公企业党建的内在规律,着力破解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工作推动系统化。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形成了“三五”(五个引领、五个双向、五个保障)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非公企业党建抓什么、怎么抓、靠谁抓,解决长期困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目标不明、方法不对、保障不力问题。
组织覆盖网格化。根据不同非公企业的实际,创新党组织组建“建、联、挂、靠、派、统、跨、升”和壮大党员队伍“导、联、调、派、挂、转、荐、聘”等办法,基本实现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企业党员覆盖率、有党员的企业党组织覆盖率、所有非公企业党的工作覆盖率“三个100%”。
作用发挥立体化。按照党企共建、深度融合原则,把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的“两个作用”,细化为管理共抓、发展共谋、和谐共促、文化共建、人才共育,推行党企联席会议议事、联名公开承诺、联合开展活动、联动实施考评,有效拓展党建工作的作为空间,凸显党组织作用。
党务队伍职业化。推行地方党委组织部门与企业共同选拔、聘用、管理党务工作者,采取多样化选用、专业化培训、规范化管理、制度化激励,以及与高校联合办班定向培养,事业单位定向招聘等办法,初步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党务干部队伍。
典型打造特色化。以“一地一特色”为抓手,紧扣县域经济发展和不同业态、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实际,选树培育特色鲜明、创新性、示范性强的区域党建品牌,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
工作指导个性化。按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要求,根据企业的性质、行业、类型、规模以及员工的特点,勾画企业党建工作路径,着力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组织优势、管理优势、制度优势、人才优势,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责任落实常态化。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管理架构和组织部门主抓、涉企部门协抓的工作格局,坚持抓书记、书记抓,每年分级分层开展非公企业党建责任制专项述职、督查考评、党建拉练、项目竞赛,全面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项目实施、工作落地。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服务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主线,以党建科学化、精细化为主抓手,不断丰富完善非公企业党建“泉州模式”。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