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价值创造者
大学毕业进入银轮公司的朱千缘直言:“在银轮,党员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我希望自己早日成为其中一员。”
党组织吸引年轻员工,与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分不开。银轮党委坚持“将党员中的优秀年轻人才培养成经营管理干部,将年轻党员经营技术骨干推荐为中层管理干部”,并对党支部就青年后备力量培养等八大类17个小项进行量化考评,培养和推荐了一批优秀青年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34岁的党员骨干胡金伟经党组织培养和推荐,被任命为银轮公司下属热动力公司总经理,在公司内部产生强烈反响。目前,公司259名党员中担任生产经营管理骨干的有176名,占党员总数的71.3%,其中35岁以下的有95人。
银轮公司的决策层有个共识,那就是员工才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公司党委创设了“五先知、五必访”制度,即职工生病住院时、女工生育时、职工家庭有红白喜事时、职工家庭生活困难时、职工家庭不和睦时,党组织要做到先知、必访。
由公司党委牵头成立的职工互助基金会在2012年开始运转,员工遇到困难时,按当年员工自身捐款额度1∶5比例进行资助。今年的互助会资助对象明细表上,有8名员工及家属因生病住院等原因受到资助,受助金额从5000到1万元不等。
此外,公司党委带领工会、共青团和妇女组织等,推行菁英成长计划,先后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联合建立了各类研发中心,设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两年来,成功吸引5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担任公司重要岗位学术带头人。公司还成立了职工培训学校,帮助员工成长成才。
外来技术人员异地补贴、一次性给予安家费,帮助青年人才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举办节日出游等集体活动,专人负责职工婚丧等重大事项……公司党委积极优化留才环境,做到以“事业、待遇、感情、环境”留人。
人人都有公益心
“我们原来组织党员青年开展‘慈善一日捐’,现在变成‘慈善人人捐’。”袁银岳指着表格上的数据说,为了避免捐一日工资流于形式,公司每年划拨30万元,员工自愿捐款。同时,采取员工报名并从工资里直接扣除金额的模式,记录方便而且捐多捐少大家都看得到。
“会不会有员工对捐款抵触?”
“为什么到银轮来工作?肯定是看中银轮的好,那银轮为什么好?”袁书记觉得,银轮的好来自于政策的支持、党员员工的奉献,如果不懂得回报社会,是不可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在袁书记的笔记本上,清楚地记录着企业为服务社会捐助的每一笔款项。1万、1.5万、5万、6万、10万……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仅今年6月和8月共捐出25.5万元。
截至今年,公司连续10年与三州乡车门湾村“村企结对”,共投资80多万元帮助建立茶叶加工厂和茶叶交易市场,茶园从原来的180亩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亩,实现了人均纯收入从2000元提高到8000多元,并捐资30万元帮助该村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
近年来,公司党委通过村企结对、助教助学、慈善募捐等形式,累计捐款超1000万元。为服务浙江治水转型升级,银轮还先后投入600多万元对水循环系统进行技改,建成集中废水处理站,并捐助天台县“五水共治”专项基金200万元。
1984年起担任公司党委书记的袁银岳现年68岁,他从2008年开始提出从岗位上退下来,董事长多次挽留,这一留又是6年时间。在天台做两新党建工作的党务工作者把二人的合作,称为将相和。
董事长和书记从没因工作红过脸,袁书记把这其中的原因归结于,企业党组织能够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