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经验启示
回眸我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经验启示。
经验之一:注重改革创新,以前瞻思维探索了企业党建新载体。长期以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套用,想要有所作为、体现地位,只能因应形势,不断创新。我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取得的成效,正是坚持改革创新、提前谋划的结果。比如我县2000年实施的职工民主恳谈会活动、2002年实施的“电教强企工程”、企业系列文化促进活动,就是在当时企业用工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因提前预判了劳动力将供不应求的状况而立足实际推出的稳定员工新举措;2003年推出非公企业“党建网络提升工程”、2004年依托核心党组织开展编组共建活动,则充分考虑到了我县企业将迅猛发展的前景并将现代网络理念运用于党建创新;在全省率先建立外来人员党组织,较好地解决占全县总人口近二分之一的外来人员入党难、管理难问题等。可以说,正是一项又一项前瞻性的新举措有效提升了我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水平。
经验之二:注重成本核算,以良好效益展示了企业党建新活力。市场经济时代,任何一件产品、一项活动都要讲究效益,否则就没有生命力。就非公企业党建来说,要体现生命力,关键在于既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又要着眼自身科学发展,实现企业党建工作的低成本高效益。从我县的实际看,企业党建工作总体上实现了以上两方面的和谐统一。一方面,从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来看,我县企业党组织通过实施“为业主分忧,为企业增效,为员工解难,为党旗添彩”的“四为”和“服务企业、服务员工、服务社会”的“三服务”等活动,很好地找到了党建导航与企业做强的结合点,使党建工作成了企业良性发展的强大“推进器”。这从玉环的企业做大后更重视党建工作可以看出端倪。从营造党建外部环境来看,我县企业党建工作历来十分注重效益,比如实行编组区支部共建、活动共办,节约了大量党建活动成本;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党员人才工程有机结合,降低了人才的开发成本。出台党建经费保障办法,减少了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的经费制约。这些都是我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发展的有力佐证。
经验之三:注重内部和谐,以凝聚人心凸现了企业党建新价值。企业发展的实践有力证明,人心聚企业兴,人心散企业衰。为此,我县多年来在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始终注重把凝聚广大企业经验管理者、党员、员工的力量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一是用增强党员员工权利感去激发党员员工的义务感。特别是在企业发展处于逆境的时候,更加注意做深做细关爱人、提高人和激励人的工作。比如我县各非公企业党组织普遍建立了“1+1”互助关爱基金,定期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凯凌集团还专门设立了员工晴雨表,随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党组织还积极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通过领导工会等组织督促企业全面签订劳动合同、落实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建立工资福利协商等制度,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海德曼公司党支部等还着力于提高员工素质,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学习型员工”活动。县委组织部还通过“远教进企业”等方式,倡导全员学习培训的理念,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二是用增强党员员工荣誉感来激发党员员工的主体意识。我们通过倡导党员员工恳谈会、举办员工论坛等形式,组织开展“企业发展有困难,我为企业做什么”和“做玉环人、知玉环情、办玉环事、创玉环业”大讨论活动,开展评选“荣誉员工”等活动,建立党员过政治生日制度等,引导党员和员工牢固树立“企业兴旺我兴旺、我与企业共命运”的主体意识和“以玉环为家、以玉环荣为荣、以玉环耻为耻”的工作情怀,增强党员和员工化挑战为机遇、变困境为佳境的坚定信心,凝聚广大党员和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为企业创业创新担当先锋。进而为企业良性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经验之四:注重整体联动,以整合资源打造了企业党建新动力。我县历届县委一直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把其作为推进我县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了领导联系企业制度,有力地推动了我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比如,县委早在2000年就发文成立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委员会,并邀请国内企业党建专家学者开展了非公党建专题研讨活动。去年,我县还建立了社会工作领域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了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格局。同时县委组织部还积极引导机关事业单位退二线党务干部到企业担任党务工作者,提升了企业党建工作层次。今年还组建了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联谊会,进一步整合党务工作人才资源,为推进企业党建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