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热点 正文

影响力之路:温州两新党务工作者协会调查

温州两新党务工作者协会调查

2012年04月09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示范辐射,可看可学

  把对员工的关爱做到家也是一种发展驱动力。

   身为协会的秘书长,吴红手下也就只有两三个兵。但像“变形金刚”一样,协会变出了一个网站,一本内刊,一份简报,一个微博。

  更重要的是,协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快速生长。

  温州是全国非公企业党建的先行先试地区,涌现了一批在全省全国的党建样板企业,每年全国各地来温州取经非公企业党建的人络绎不绝。

  “近水楼台先得月”。为发挥身边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协会按照“典型可看、经验可学”的宗旨,筛选42家会员单位作为首批红色示范学习基地。

  相同行业“红色辐射”,互学互比,效果明显。

  正泰集团30批400多人次,仪邦集团15批200人次,康奈集团20批235人次••••••

  鹿城区委组织部组织5家会员单位到康奈集团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训,书记们反映,这种形式的学习很开眼界,也管用。

  人本集团党委副书记姚林说,人本集团是协会理事单位,经常收到协会的简报,协会网站也经常光顾,接触了许多新信息,收益多多。

  温州市家用电器协会会长叶民华说,当时他加入协会,并成为常务理事,主要就是看到这里有林可夫等多位资深的书记,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使自己得到提升。

  列入“红色示范基地”的企业,也激发了创新的动力。

  特福隆集团的党建服务中心很有特色,“群众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得到会员称赞。集团党委书记李锦硕说,2011年度,就有一名党员被评为不合格,评选很公平、公开。

  在红蜻蜓,精致的鞋文化博物馆令人叫绝,“一年接待了2万多人次的参观。”红蜻蜓集团党委书记瞿增甫告诉记者,作为红色示范基地,互学互比中,他们也学到很多东西。

  “现在双屿街道成立了50家‘情感关爱站’,就是学习康奈的经验,同时又有自己的创新。”张伟兴说,他们要关注的不仅是员工情感问题,还有生活方面。佳仕德鞋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张德忠说,他们企业也成立了“职工情感关怀站”,还专门请副会长陈增鑫给员工们上心理辅导课。他还带队到新雅集团、仪邦集团去参观学习。他很期待新的一年有更多学习机会。

  李爱莲告诉记者,一年时间,协会多次去企业指导党建工作,包括党支部换届改选等。现在公司党建已步入正轨。

  去年巨一集团有个员工生病,通过党组织号召,企业内就捐款3万多元。巨一集团尝到了开展党建工作的“甜头”,还让协会帮忙为公司寻找一位专职书记。

  “‘员工心,企业根’,不了解员工心理,企业也不会稳定。”陈增鑫在这方面没少下功夫。康奈的“情感交流站”很有名,很多人向他请教,他也琢磨着怎样把自己的体会介绍给大家,所以讲师团的课表上他就有这方面的内容。

  协会480多家单位分散在全市县区和不同行业,如何寻找一个抓手,提高党务工作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5个地域相近、组织性质相近的片组,成为协会沟通会员单位的有效通道,也成为协会“红色辐射”的载体。

  陈如奏这段时间正筹划在苍南县开展一项名为“党建之友支新招”的活动。

  陈如奏说,这项活动就是要听取企业主对党建的认识和想法,包括接下来还要开展的“企业员工评党建”,如果效果好,还可以在协会中交流。

  作为协会在苍南片组的组长,他坦言,温州中小企业比较多,企业间党建资源如何共享,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发展,从而走出危机的影响,是自己去年以来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年来,协会不搞花架子,实实在在为会员服务,赢得了口碑,也初具影响力。”

  陈如奏牵头在苍南片组搞了一个“党建为媒,互帮互学”活动,组织片区20多名会员到温州大学开展党务培训。同时,片区依托“苍南非公企业党建网”等平台,组织“名企书记话党建”活动,很多书记谈出了在非公企业从事党务工作的心得。

  鹿城片组负责人陈增鑫到南门、双屿街道巡回讲课,使会员单位对如何当好两新书记有了感性认识。瓯海片组探索“联系领导牵头抓总,成员单位网格包干”的运行机制,有效发挥了党组织的带头作用,在“拓面提质”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片组联系”制度,使协会在基层长出了密密麻麻的“脚”,为全方位、针对性开展服务打下了根基。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作者: 谢庆梅 万梦秋 编辑: 章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