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热点 正文

影响力之路:温州两新党务工作者协会调查

温州两新党务工作者协会调查

2012年04月09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困惑与信心

  协会成员参观特福隆集团党建展厅。

  成“家”一年,幸福一箩筐,几位书记也给记者倒了倒自己的苦水。

  林可夫认为,虽然自己从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多年,有一定的经验,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现在是给别人传授得多,补充得少,走出去学习更多更新的东西是他心底的一个愿望。去年他曾想带队,组织一些企业书记到全国一些非公党建做得好的地方去学习,却因为书记们的时间难统一、各人手头工作难脱离等等原因而未成行。

  林可夫说,在走访时,他深切感受到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如如何加快转型、抓好经济实体、加大创新力度等等,而党组织如何实质性地发挥作用,把企业发展与党建结合起来,都需要沉淀下来好好研究。

  陈如奏坦言,协会的活动范围只是在温州地区,不要说到省外,就是省内其他地区也很少去。所以接触的问题还很狭隘,很难有新的突破,接下来协会应该研究如何多学他人之长,多接触最新的东西来补充自己,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创新。陈增鑫对此深有同感,他说,这一年来业余时间忙于给一些会员单位讲课,是要坐下来好好给自己充电了。

  “一年来,小企业会员单位主动参与活动还不够,协会应将目光多投放在他们身上。”黄渊翔说,他也正琢磨多研究一下“小企业会员单位存在哪些问题”,并作为研究课题,将研究成果提交给协会和组织部门。

  记者在走访协会的一些会员单位时,不少人也提到再学习的问题。特福隆集团党总支书记李锦硕说,通过协会,结识了很多党务工作者,以前很少沟通,现在大家通过网站、微博等等平台,交流频繁,也及时了解了许多新信息。协会提供的这个窗口很好,这个窗子还应打得更大一些,让更多的新东西进入大家眼帘。

  作为加强两新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探索,“协会一年来影响力不断扩大,凝聚力持续增强,亮点纷呈,效果明显。”温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徐强中认为,协会成立之初,市委组织部提出将协会打造成“宣传引导、探索交流、人才培养”三个平台的要求。成立一年多以来,在加强理论探索、沟通交流、组织业务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对推进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协会一年的运行,也受到更高层面的重视。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在温州调研时,对协会作出批示:“办得好,可供各地借鉴”。在2012年2月的全省两新工委书记会议上,省委组织部领导再次肯定协会。浙江省两新工委也在调研总结温州两新协会的做法,准备成立全省两新党务工作者协会。

  去年7月,时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现任温州市委副书记的王昌荣在协会调研时,还提出“力争打造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党建协会”的要求。

  2012年,协会围绕强化服务功能这个中心,又有许多打算——编写培训教材、举办党建工作高峰论坛、协助组织部门做好党建标准化工作、开展“创新奖评选”等等。

  林可夫说,他深感责任重大。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作者: 谢庆梅 万梦秋 编辑: 章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