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新闻 > 时政 正文

[时政]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

2012年05月25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里程碑式的文件

  -全国非公党建研究专委会委员、重庆市两新工委副书记别和

  最近,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我以为,这对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必将极大地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向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三大标志意义:党委领衔、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2000年9月,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标志着非公经济党建工作作为组织部门的重点难点,登上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领域的大雅之堂,非公党建工作得到有力的推进。

  历史车轮飞驰12年后,非公企业从那时的近158万家发展到现在的900多万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非公企业党组织从那时的约2.4万个发展到现在的近30万个,成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最大阵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已经更加紧迫地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前途、社会管理的和谐、党执政治国的基础。因此,以中央办公厅这个《意见》为标志,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已经从组织部门的重点工作上升为各级地方党委的重要工作,已经从基层党建领域的难点工作演变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同时也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本身从自由探索为主走向制度化科学化。

  对比中央组织部当年的《意见》和此次中央办公厅的《意见》不难发现,前者主要对县级地方党委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各级地方党委特别是县(市、区)党委要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及时研究部署,认真抓好落实。”后者则提出了明确的刚性要求:“地方各级党委要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本地区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并作为市、县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专项述职和相关部门领导班子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目标管理、定期研究、情况通报、领导干部联系点等制度。”并对相关的党政工作部门提出了规定性的要求。这无疑把地方党委推到了领衔唱主角的位置。

  在阐述党建工作意义和党组织功能职责的时候,前者侧重从党建工作保障引导的角度阐述意义,主要从群众工作和党内工作的角度明确功能职责;后者则明确站在党执政治国的角度阐述意义,加重了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的职能,增加了文化建设等职能。对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范畴和途径、人才和队伍建设、党建工作的保障激励措施等方面,后者更提出了全面系统的明确要求。这就大大提升了非公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并必将引领其沿着科学化轨道加速前进。

  三方权益统筹:企业、党组织、工作机构

  中央办公厅《意见》,对非公党建工作的主体对象非公企业、非公党建工作的责任主体企业党组织、非公党建工作的领导指导机构三方的权益都作了科学的界定,并将三者的职责和权利有机统筹起来,使各方面都能接受,都能充分发挥各优势,和谐协调地做好党建工作。

  对非公企业,不仅继续坚持党建工作是为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一贯立场,而且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直接作为非公企业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同时明确:“对一些社会影响大、党员数量多的大型企业党组织,可改变隶属关系,由县以上党组织直接管理。”满足了大型非公企业提高社会地位和政治待遇的诉求,为彻底破除非公企业难享受与国有企业一样的国民待遇的政治经济政策的玻璃门,迈出了具有示范意义的一步。并在非公党建的中央正式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教育培训制度、非公有制企业联系制度,更让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感到共产党真是把昔日的“资本家老板”当成自己人了,纳入体制内了。这样的规定,不仅有利于开展党建工作,而且对团结引导好出资人、服务管理好非公企业具有直接作用。

  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功能定位更加明确了,界定“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解决了多年来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对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是个巨大的鼓舞。在党组织的职责上,规定更加明确、更加准确、要求更高,也更具操作性。在保障措施上,明确了“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企业管理费用,建立并落实税前列支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探索采取企业赞助、党员自愿捐助等方式,多渠道解决经费问题”、“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党组织书记薪酬制度,有条件的地方,上级党组织可给予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适当的工作津贴”等一系列高含金量措施。这些规定使党组织及党务工作者的责权利有机统一起来,较好解决了有地位干事、有条件干事的问题。

  对非公党建工作机构,要求“县以上地方党委一般要有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构,统筹负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具备条件的,可单独为实体工作机构,并内设纪检机构;不具备条件的,可依托或挂靠有关职能部门,做到有人员编制、有经费保障,建立健全沟通协调、督促检查、考核评价等制度”。这就从全国范围内解决了非公党建长期没有专设机构专抓的制约瓶颈问题,也为下一步全国机构统一规范设置打下了基础。

来源: 作者: 编辑: 郭帅